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10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100-120(第19/22页)


    “青州高唐尉刘备,宗室之后,上任以来,清缴黄巾,抚民有功,请迁为平原国都尉。”

    “准奏。”

    同席袁隗转头望来一眼,未开口又转过去。

    刘备乃是荀含光本人所举,青州又是战地,一个都尉而已,就是再加上先前荀家两个太守,何大将军也都答应了。

    就算为先帝驾崩之时,荀含光的倒戈。

    “辽东长史公孙瓒,坚毅勇武,尝追讨二张,大破乌桓,请以为乌桓校尉,安定北疆。”

    “准”

    “慢!”

    刘辩话未说完,在灵帝没后,太尉被袁隗所占,迁为司徒的刘虞扬袖,高声反驳,“臣以为不可!”

    刘辩看看刘虞,又看看先生,珠帘晃动,遮住他不知所措的表情,“……这是为何?”

    “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刘虞向年轻的天子举笏行礼,“臣久居幽州,知此地百姓与杂胡并居,适以安抚为主,公孙长史性烈直,若为乌桓校尉,恐北疆无宁日矣,陛下新继位,当以仁德宽怀示民,岂可大动干戈。”

    在一片寂静之中,刘虞俯身叩拜,“兵者,凶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还请陛下三思啊。”

    “司徒请起,”刘辩连忙道,“不必行此大礼。”

    “司徒,在下听闻乌桓之族,以放牧为食,逐水草而居,居无定处,人无信义,父子相残,残暴无情,若自食不足,便侵扰青州、幽州。”荀柔平声静气,以商议的口气道,“如此之族类,仅以仁德化之,恐怕不足。”

    “当舜之时,三苗依凭地利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未足。后,有苗氏果然请服。天下以为舜德。”刘虞驳道,“乌桓无文字,以其为化也,只要宣扬圣教,告以朝廷宽恩,则可安之。”

    说完,他转向陛阶,“当初先帝命臣入京,为度己没后,继位之事,相争不定,如京陛下位定,臣自请北上幽州。”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这”刘辩更惊得直接从座中站起。

    “日后,还请陛下少兴兵事,温恤下情,劝督农桑,平准狱令。”

    “四境不宁,天灾常作,陛下要躬修己身,敬天爱民。”

    “又陛下年少,当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以为圣明。”

    刘虞再拜,真诚恳切,满怀热切的望向少年天子,“如此,则我汉室社稷安定,天下归心,望陛下深查。”

    年老的宗室长者,发鬓被冠盖遮得严实,看不出冠下是否已满头白发,但那皱纹苍老、黧黑朴实面容,饱含热泪与期翼的真挚表情,却也感动了少年的天子。

    “司徒快快请起,”天子绕过御案,从阶上下来,将之扶起,“司徒之心,朕已深知。幽州之事,便依司徒所言,君北上之后,可自裁夺。”

    荀柔垂眸,闭了闭眼。

    纵使政见不同,刘虞之心让他佩服。

    只是……其人与公孙瓒之争,终是无可避免吗?

    内耗啊。

    这是自古以来,先进的中原,却每每为北方侵袭的根由。

    被天子亲手扶起的司徒刘虞,望向沉静垂眸,袍袖垂地的年轻太傅,“太傅年轻,未知边事,却出生名族,才名早著,忠纯为国,固非寻常,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受了长者表扬,即使平级,荀柔也得敛袖欠身,恭敬致意。

    “今日之事,固然未当,然青年义气,亦容体谅,”刘虞道,“日后,天下之事,事无大小,陛下亦可咨之,多与商议,必有裨益。”

    这算什么,大棒加胡萝卜?

    “司徒所言正是,正是。”刘辩大出了一口气,连连点头,十分赞同,“朕深得先生教诲,常觉有高山仰止之感,日后定时时勤问,不负司徒与先生之期望先生,可还有事要奏?”

    荀柔心底一叹,再次举笏道,“西河都尉,善通兵事,数有战功,请以为上郡太守。”

    “准奏,准奏。”刘辩连忙点头,一口定下,生怕再有人阻止。

    这一回,刘虞倒不干涉了。

    上郡,如今几乎在匈奴人手里,他不知这位西河都尉,但荀含光此时举荐,他却相信绝非自丰。

    他看了一眼,神色尚且懵懂的刘辩,心中忍不住叹息。

    还是先帝眼光高妙,自前些日子,蹇硕被擒下狱而死,如今整个朝堂,唯一可能、敢与何氏相亢者,非为荀氏?其根基又着实浅薄,否则他岂会为一小儿张目?

    “陛下!”一小黄门惊慌失措的跑进殿中,跪倒在地,手指殿外,冷汗淋漓,张口结舌,吓得话都说不出。

    “怎么回事?”刘虞皱眉怒道,“此乃议事之地,岂可随意闯入?还不快来人将之拿下”

    小黄门露出一个似哭是笑,面部失控的表情,“车、车骑将军何苗请求上殿,有事启奏。”

    “请进来就是,”刘虞不耐烦道,“作何如此失态?”

    很快,满殿朝臣便知,小黄门为何如此了。

    “硁硁、硁硁、”

    何苗身穿光明甲,甲上血迹未干,每走一步,沉重铠甲发出铿锵之声。

    他在殿前拜倒,高声道,“陛下,永乐太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以其侄董重等抢掠州郡,辜较珍宝货赂,以为享乐。大将军命我等前往各家查抄,董重挥剑违抗,业已斩之。”

    刘辩岂见过这样杀气腾腾模样,吓得倒退,“这、这又如何是好……”

    “永乐太后虽有如此之行,但毕竟是陛下祖母,臣以为,蕃后不得留京师,乃是旧制。莫不如请迁永乐太后回宫本国。”早有准备,就等着此刻的袁隗,双手举笏,注目天子,大声言道,“还请陛下圣裁。”

    刘辩看看刘虞,又看了一眼荀柔,荀柔未动,刘虞却向他点点头。

    回河间……刘辩模糊的想着,祖母大概就能留下性命,协弟也不用担心了,他向何苗缓缓一点头,“可。”

    刘虞虽则方才点头,此时心底却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先除宦官蹇硕,如今又除太后董氏一族,何氏势大,将来该如何是好。

    【初,后宫王美人有娠,生皇子协,为何后鸩杀,太后自养协,数劝帝立太子,何后恨之。

    光熹元年,(董)重与大将军权势相害,(孝仁)太后又与何后相争,数言进不入陪丧,不送山陵,及何后鸩杀王美人之事。

    故进与三公及弟车骑将军苗等奏太后卖官自丰,将迁之河间。奏可。何进举兵围骠骑府,董重免官自杀,旬日,后亦疾病暴崩于路,何氏由是显于朝堂。《东汉书。皇后纪第十》】

    作者有话要说:

    注:

    本章刘虞引用故事,出于《说苑》,何氏除董氏改编自《后汉书》。

    孝仁皇后永乐宫太后董太后,孝仁是尊号,永乐是殿名。

    然后,记载现实有出入,就很正常。

    第119章 何府晚宴

    转眼初夏,大将军府内,槐花灼灼,柳条垂水。

    耳畔笙芋鼓吹,案前美酒佳肴,身着艳红罗绮舞裙的美人,歌声如筝,纤腰如搦,长袖回雪,连翩骆驿,乍续乍绝。

    “……纵轻躯以迅赴,若孤鹄之失群;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歌舞的女子顾盼睬睐,不时将妩媚眼波投向东向之席。

    可惜,那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