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太子他不太对劲》70-80(第10/15页)
城的经历,不是得知了母亲曾在皇后娘娘的栖梧宫服侍一事吗,而且,他与太子殿下还出生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这,便是他们最初的羁绊了。
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早。
顾熹之登时眼前一片发黑,总觉得有什么即将冲破他的灵台,豁然开朗,但又缺了一层。
还差什么,还差点什么。
他和太子殿下之间,皇后娘娘,还有他母亲,这四人还能有什么。
“你长的像是我姜家人!”姜小公子的话再次浮现在脑海。
但顾熹之想的不仅仅是这个,他当时只觉得是人有相似,巧合罢了,可是如果,他长得像皇后娘娘,而姬檀的眼睛却肖似极了她母亲,同一宫殿所出生的孩子模样却交叉像极了另一位母亲,这,又意味着什么?
顾熹之呼吸一滞,完全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他抬起头四下环视一圈,准备回翰林院,却发现因为自己方才胡思乱想,不知不觉竟走到官署与宝华寺相毗邻的青石砖道上去了。
正准备转身折返,倏而瞧见远处,一名身着素净旗装、头戴罗钿绢花,气质婉约却颇为雍容华贵的妇人在掌事嬷嬷的陪伴下往这边走来。
是皇后娘娘。
第78章
顾熹之在看到皇后的第一时间, 不是迎上前去,也不是立在原地准备向皇后娘娘行礼,而是一闪身, 疾步躲到了一颗一人合抱的文冠树后, 悄然注视着皇后向他走来,越来越近,随即,擦着他的视线而过, 最后只余一抹身量纤纤的背影。
不是顾熹之不懂礼数, 也不是他近乡情怯, 在怀疑面前的贵人或许与自己有关系之后心绪纷杂,不敢面对,怕是乌龙一场, 抑或是还没想好怎么面对她, 怕她认不出来,怕她不信自己。
而只是,那一瞬间顾熹之的想法极为简单。
如果他心想为真,姬檀怎么办?
顾熹之总共见过皇后三次。最近的一次即是刚才;第一次见皇后, 是随太子殿下一起前往临江清宴时,那时他便知道,皇后娘娘待太子殿下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相当疏远, 连他一个陌生官员都不如, 皇后娘娘问了他的身份也没有过问关怀太子;第二次见皇后是在太后寿宴,彼时的皇后娘娘高坐首位,既是大气端庄的天下之母,也是慈眉善目宛如她惯常礼的佛陀一般的博爱之人。
唯独一点, 她的温柔慈爱并没有分给太子殿下。
场上其他嫔妃,凡是有孩子的,不论孩子大小皆对孩子关怀备至,可是太子殿下遇刺,皇后娘娘冷静旁观,始终不置一词,漠然地像是一个局外人,只当是在看一场闹剧,唯独不是一个母亲应该有的反应。
皇后娘娘……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不然解释不通她对待太子殿下冷淡的态度。
这样一来,顾熹之就更不会贸然面见皇后娘娘了。
如果他方才的想法是真的,不小心在她面前露出了什么端倪,那姬檀的下场可想而知,顾熹之心有余悸地闭了一下眼睛,幸好方才没有直接露面拜见皇后娘娘。
当务之急,还是先查清楚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再行打算。
其实方才在树后注视,顾熹之看清了皇后娘娘的正脸和侧颜,五官和他确实是肖似的,从眼睛、鼻梁、再到嘴唇,最后是面部轮廓,无一处不相像,只是皇后娘娘的五官颇为温婉柔和,他则是更加锋利深邃,男女之间的特征差别十分明显。
有了和皇后相貌的鲜明对比,再看沈玉兰就一目了然了。
年轻时的沈玉兰无疑也是貌美的,但她的容貌是那种昳丽、一眼便令人惊艳心笙驰荡型的,和皇后的温婉清丽截然不同,他与沈玉兰没有一处相似。反倒是太子殿下,同样俊美艳绝,使人一眼瞧见,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不论如何看他,从哪个角度,皆昳丽照人,风华绝代,顾熹之光是想想,就不由心神震撼。
这是容貌方面。顾熹之赶忙压下自己过于发散、又想到了太子殿下的神思,继续回想沈玉兰的行为表现。
现在的母亲对他还是不错的,体贴关怀,不说无微不至吧,起码一个母亲对儿子应尽的责任她是尽到了的,养育之恩大于天,但是在顾熹之还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并不是这样的,性格总是阴晴不定,在他父亲面前对他极尽温柔周到之能事,但一旦离开了父亲视线,母亲看他的表情就十分地一言难尽。
彼时的顾熹之看不懂,但现在的顾熹之恍然明白过来了。
那是一双含着怨、隐恨、烦躁,但又不知道迫于什么原因而认命妥协了的表情。
年轻时候的沈玉兰养育顾熹之大多是这幅样子的,但在人前,尤其是他父亲面前,沈玉兰又无比温柔,连带着她的动作都小心翼翼,对他呵护宠爱到了极点,小顾熹之不明白,但看别的母亲在人前也是如此,便以为母亲都是这个样子的,虽然有时候会被母亲的行为和神色伤到心,但父亲很疼爱他,教他读书,也带他出去玩,转瞬顾熹之心情就又好了。
小孩子忘性大,不记仇,只知道母亲是生养他的人,是最亲近、爱他的人,要好好孝顺母亲。
顾熹之从未疑心过沈玉兰不对。
后来随着长大,他慢慢懂得了一些事理,意识到母亲对他的态度很是矛盾,但这个时候他父亲又病重,很快过世了,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彼时的顾熹之也无心探究母亲为何会对自己这样。再之后,大抵是母子两人只剩下彼此可以依靠扶助了,沈玉兰逐渐地不再对顾熹之横眉冷对,会在平时关心他,生活起居上照顾好他,像每一个寻常母亲所做的那样,只是偶尔看着他出神,像在透过他看另外什么人一样,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和母亲关系转圜就是好事。
就这样,顾熹之和母亲一直母慈子孝地相处到了如今。
往日忽略不计的细节在这样的回顾当中一一重新浮出水面,和顾熹之心中的那个猜想全部对上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小时候沈玉兰这样对他也就情有可原了。只是,站在他的角度,他并不能够轻易原谅对方。
思量至此,在疑心太子殿下一直暗中盯梢他,再深入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比对到了皇后娘娘和他的母亲身上,顾熹之心里的那个想法几乎彻底成型了,并且,极有可能是事实真相。
想要证实这个猜测也很容易,他只需要去找皇后娘娘,不用多说什么,佯装偶遇,正常君臣之间相与即可,就看皇后娘娘是何反应,如果她也一如自己这般,那一切真相便可显而易见了。
但是,只这一点,顾熹之就不会去向皇后确认。
若是事情当真这般发展,太子殿下会如何,他会沦落到何种境地,顾熹之不敢继续想下去,他说服自己,他还有许多疑惑没有弄清楚,譬如太子殿下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件事的,他为什么会费尽心机只为隐瞒自己而不直接将自己除去,他们成婚这么长时间,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会不会慢慢主动向他坦白。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这是太子殿下嫁他为妻的缘由,那殿下对他所做的一切,他们共同生活的种种,于殿下来说,又算什么,他对自己,有过一丝真心么?
这是顾熹之首要想要弄清楚的。
他们的身份疑点一事暂且不提,殿下高坐明台,这是他自己的能力本事,而他亦凭借科举入仕来到了他想来到的朝堂,能力如此,命数如此,暂时无关紧要,他现在的日子也不差,不急于这一时片刻,就到这里。
他想先问姬檀,他对自己究竟有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