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扶弟魔家的女婿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80-90(第12/14页)

一出事,他们进罐头的也要赔,还影响生意。

    除了供销社外,还有专门支摊子的从各个厂子进货,他们卖出去只收钱不收票,卖得比供销社还好。

    但人家供销社背后有撑腰的,他们要是卖的东西出了事,支的摊子就毁了。

    事情出现转机还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年前厂子里把罐头当工资发给工人们的时候,用东西抵工资不是稀罕事儿,厂子里没钱,工人们也没法,只有搬了罐头去跟人换钱,去卖钱。

    刚开始没人买,罐头厂的工人们想了个什么主意呢?当面吃。

    他们边卖就边吃,用亲身吃来证明他们的水果罐头没有问题,这一批水果罐头都是他们从供销社采买来的好水果,果子本身就水分足,甜度也足,都不用加多少糖,制成的水果罐头跟其他的白糖足的水果罐头不一样,这些水果罐头是带着清新的甜味儿。

    吃了好几天,终于有人买了罐头,有了第一个,这销路就打开了,其实这两年水果罐头的销量本身就在开始下滑了。

    没有土地下放的时候,人们对吃的追求不高,想要填饱肚子就行,现在下放都好几年了,有土地的人家大都吃得上饭了,手里也有钱了,就开始添置东西,买衣服,买收音机,买家具,盖房子。

    对吃的要求也不是一开始的填饱肚子就行了。

    以前的水果罐头就是掺杂了大量的白糖下去熬的,甜味儿足,现在到处都是卖糖的,还不贵,糖对于现在的人又不是什么难获得的了,也就不像以前一样,觉得有点甜味甜甜嘴就好,不止一次说过,说他们罐头厂的水果罐头太腻了。

    吃水果罐头的人也就少了起来。

    去年那批水果罐头不一样,糖放得少,都是水果本身的水份和甜味,罐头吃起来淡淡的,有水果味,又有水果的清甜味儿,一开始买的人少,后来买的人就多了,把厂子里的库存都销了出去,连带其他的鱼肉、猪肉罐头都卖出去了。

    罐头厂当时在供销社挑的,就是庄家果子林这片果子。

    罐头厂尝到了甜头,今年树上刚挂了果他们就来了,一是来看看果子结果怎么样,大概可以制作出多少瓶儿水果罐头,二来就是来先定下。

    罐头厂说的是,“要挑。”

    陈夏花说了:“你们要挑果子的话,那就不是这个价了,外边卖水果的,挑果子是加两毛,你们不大挑的话加一毛。”

    城里现在卖水果都是这样,自选水果就要加钱。

    水果也不便宜,城里人买水果都是两个、三个的买,不会一次买上好几斤,就是买两个尝个味儿。

    人家供销社那边虽然给的价格也是一块二,但供销社过来摘果子都是全摘了,不挑的。

    “一块二不少了,陈老板你看”罐头厂的人还想讲讲价。

    陈夏花现在也是名声在外的,人家提起工人庄家,说庄民国是正式工,说她也不说她是工人媳妇了,而是喊陈老板了。

    锦绣作坊连在省城都出了名儿的,省城用的小商品和饰品现在除了他们锦绣作坊出品的就是外地一家专门做小商品的了。

    “陈老板”摇头:“那不行,一块二还挑一回,那剩下的坏果我卖给谁?你们去外地买,还要出车费,就在本县买,光是车费都能省下好大一笔来。”

    因为食品安全在,罐头厂挑水果肯定是要挑得更严格些,很多卖水果的还不愿意卖给他们的。

    罐头厂也知道这个事,最后还是商定了以一块三收梨,一块一收桔子。

    陈夏花晚上跟庄民国商量起来:“后山的果子林不多,要不要再种一片果树。”

    陈老板把今天罐头厂来人的事跟工人同志说了。

    工人同志不看好:“没地。”

    这果子林这两年挣钱了,村里人都还想包呢,但没用,他们早就签了条子,签了二十年。

    现在田地金贵,能种粮食能种菜,都是能换钱的,谁都想家里多几分地来,连田埂都往外缩,田背下都种上像荷兰豆这种菜,丁点不浪费,后山的那些田土,还往山里开垦去了,就为了多种点东西。

    他们村里是真找不出地来了,唯一有的就是后山的山了。

    庄民国说:“就先这样吧,再弄些东西出来,你们也忙不过来了。”

    他们就这样忙几年,两个儿子读大学的费用都挣出来了。

    陈老板也没法,坐在镜子面前擦了脸,雪花膏和珍珠膏都用上了,脸、脖子、手都擦完了,也跟着上了床睡觉。

    庄民国现在也有看报纸的习惯了,送信的邮差隔三茬五要路过,就给他们把报纸带到厂里。

    这是“女厂长”庄秋要求的,说他们现在也是建筑公司的股东了,也要做什么呢?看报纸。

    庄民国指着报纸上报道的给她看:“你看人家海市,前年开了个自选商场,去年还看了个粮油自选商场。”

    陈夏花还没在省城里听说过自选商场,“自选商场是什么?”

    庄民国说的,“就是不要票。”

    他们现在购买一些小商品也可以选择在供销社拿票买,也可以在外边摊子上买,但一些大件、粮油还是要在供销社买。

    这些是要票的。

    陈夏花听得眼前一亮:“不要票,油粮都不要票了?”

    庄民国是按照上辈子的经历跟她说的,“我觉得以后可能不止是油粮不要票,可能这些大件也不要票了,你看现在外边的摊子,卖面的,卖馒头包子的,卖衣服鞋子的,卖零嘴的,还有我们作坊出的小商品,都不要票买了,这些人能做出来衣服鞋子,还榨不出菜油来?”

    反正几十年后买东西都是谈钱了,没有谁买东西用票的。

    庄民国还记得,票据彻底取消还要等好几年,但早在取消的前几年,就已经形同虚无了,那时候自选商场是没了,沉寂了两年,但开始出现了代替自选商场的,叫“超市”。

    超市火了起来,街道上到处都是贴的招牌,写着某某超市,这是小超市,也叫小门市,随后就出现了“大超市”,国外的大超市进驻了。

    庄民国也就是这一说,他也没想到他们家的陈老板没几天又去买了个地皮。

    陈老板说的,“放着,以后盖商场。”

    90、第 90 章

    是以后, 不是现在。

    陈老板这样跟工人同志解释的:“省城两间房租一个月就是五块,这个地买了就算不盖商场,还可以盖房子租出去,像梨花巷的房子, 一年几百块, 几年就挣回来了,去年还是五块, 今年听巷子里的大妈说又涨了一块, 六块了,以后就是白挣的了。”

    陈老板算盘打得啪啪响, 她早就算出来了,租房子最挣。

    他们家里, 现在第一门挣钱的是作坊做的小商品,苗子地,工资、水果,房租还排不进去, 看着不起眼。

    陈夏花看到人家盖的楼房的,二层小楼三层小楼,几层小楼光是房间都十来间,占的地盘还不大,这都是家里的自住房,房间没建多,要是跟城里那种筒子楼一样盖房子,得多出好几间,放城里租出去,得多十来二十块。

    等家里另外两套房子盖成楼房了,要是一租出去, 以后每年光房租都要跟苗子地的收入差不多了。

    比工人同志挣一年的工资还多。

    陈老板这回买的地皮是跟姜辰的建筑公司买的地皮挨着的,就隔了一条巷子,姜辰那边买好了地,但是没打算现在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