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60-70(第10/15页)

,他们回去住几天还好,要一直住下去,那些兄弟姐妹还能同意?

    在乡下虽然没有城里的那些,但有房子住,一家人只要不偷懒,能吃得饱饭,不比现在拖家带口的回城好。

    舅母杜青就不回去,还隔三茬五给城里的爸妈写信,给他们寄些当地的土货,那边得了东西,跟这个女儿走动起来,也不时给他们回一点来。

    他们寄过去的东西才值几个钱,那边爸妈心疼闺女,寄过来的票子钱就够他们买多少的了。

    庄民国这个舅母聪明着呢。

    小同志们还在问:“读了大学要做什么?”

    “上工啊,大学生毕业了都是当工人的,我觉得还能当科学家,我以后要造电灯,让我们家也照上电灯,我还要造汽车,让爸爸妈妈开上汽车。”

    小同志们不断点头,哦,原来要当科学家要读了大学啊。

    “那我们也要考大学,我要造机器,以后干农活就不用自己动手了。”

    三年级一班的学习风气被带动了起来,邱老师最有感触,在下一次写的作文中,把几乎全班的小同志作文一角裁了下来,贴在教室后,那里,都是班上小同志们的豪情壮志。

    他们的,梦的发源地。

    庄民国经常往省城跑,家里就时不时添点东西,小到牙膏牙刷,毛巾,大到衣服首饰,就在入冬前,庄民国给向婆子和陈夏花各买了个金镯子。

    他亲自给陈夏花戴上。

    向婆子摸着金镯子,眼里都含着泪花:“你爹没给我买过一样首饰,没想到我儿子真给我买上了。”

    庄炮仗说:“我给你编了多少个蚂蚱。”

    向婆子说,“蚂蚱是蚂蚱,首饰是首饰。”

    靠编蚂蚱娶上的媳妇,有什么好炫耀的不成。

    家里每个人都有份,庄玉林他们兄弟有课外书,玩具,省城的铁皮汽车,玩具枪,兄弟俩都有份。

    庄玉林感受到了老父亲沉甸甸的爱意,他们班上的小同志说得没错,他们爸爸妈妈对他们真好。

    “爸爸,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你们是我儿子啊。”

    有了孩子,就有了责任。

    庄民国老是往家里买东西,可能就是想弥补他们上辈子没有的,上辈子人家问那些“你们没有吃过果丹皮吗?”,“乡下来的孩子,第一次喝汽水吧?”

    一毛钱一根的果丹皮,五毛钱的汽水。

    他可能只是不想让这些无意伤人的话再让他们经历一次,所以想让他们把所有的都尝一尝,不会再因为这些话自卑。

    哪怕庄民国也没问过他们难不难过,自不自卑。

    这个道理,几十年后的家长都明白,别人家有的,也想给自家的孩子买一个,买不起真的,就去买个假的,买个塑料的,看着都差不多,也相当于都是同一个玩具了。

    为了孩子的快乐。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大家周四好,没什么好说的,留言2分发红包吧。

    68、第 68 章

    庄玉林感受到了父爱如山, 来自家庭里的沉甸甸的爱意。

    他更努力了,关闭了“临时班级”,放下了课外书籍,全力以赴的钻研在学习中, 以十分耀眼的成绩站在了班级巅峰,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班长”。

    张家两个妯娌在入冬前脱离了锦绣作坊, 扯起了大旗来单干了。

    他们也做了保暖三件套, 还有围巾, 还请了张家的亲戚入伙, 他们的作坊叫锦绣作坊,他们也取了个名字,叫前程作坊。

    锦绣前程,是非要跟他们沾上边的。

    张家妯娌是带了他们锦绣作坊的技术走的,保暖三件套的手套帽子和袜子, 外加今年才出的新品保暖衣和围巾都被他们仿了去。

    放几十年后这叫什么呢?叫抄袭。

    前程作坊买的布料都跟他们差不多, 现在可没有什么抄袭纠纷, 假冒伪劣产品之类, 张家的前程作坊一开, 知道的除了在背后嘀咕几句这张家不厚道以外还奈何他们不得。

    最高兴的就是大嫂刘春枝了, 她说的是:“风水轮流到各家,一模一样的又怎么样, 你家能做别人就不能做了?这是哪里来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张家人。

    有些人看不上张家这种行径,但在金钱的攻势下也不得不妥协,人张家那边说了,他们今年的货要比去年低两分。

    两分也是钱啊,谁不想便宜买好货的。

    张家还在赶货, 就有不少人跑去定货了。

    陈夏花跟福嫂子两个气得够呛,但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泼辣的,还能去找张家人吵一架的,在作坊里又气又怒,他们专门收拾了一间房出来的,现在看着满地的东西,福嫂子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办。

    张家降了价,他们要继续卖去年的价谁买的?

    不降价,跟张家打擂台,到时候还赚什么钱?

    两家一样的货降价打擂台,会叫人看笑话。

    越是担忧,她们看着这满地的货就一脸愁绪。

    张家那边其实就是知道他们在货物数量上比不过他们锦绣作坊,这才打出了降价的名头,争取让他们的货卖不出去。

    向婆子看了两天,悄悄问庄炮仗:“老头子,你说这怎么办?”

    早知道就不跟熟人搭伙做买卖了。

    他们还跟工人儿子说的签了条子的呢,但没用,张家妯娌没出钱,不是合伙人,按庄民国的话,她们妯娌那叫什么“高级打工”。

    条子上没说不让她们只能在一家干,也没签年头,只说了不准把样式给别人。

    张家妯娌有理有据的,他们是按“技术入股”来的,是他们出的样式,她们自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做出来的,都是他们妯娌提供的样式。

    现在自己单干,用的是自己的样式,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庄民国是给他们口诉过样式,但成品可是他们弄出来的。

    向婆子说:“当初在我们作坊干的时候,每天那叫勤快,逢人就笑的,婶子长婶子短的,跟隔壁的一样,这说翻脸就翻脸。”

    说的是大媳妇刘春枝。

    当年刚进门的时候也是爹啊娘啊叫得欢呢,鞍前马后的,比亲儿子还孝顺体贴,其他人家当婆婆的熬成婆了,还要跟儿媳妇立规矩,定规矩,他们家什么都没有,没过几年还让大媳妇当了家。

    就这,就是村里都找不出一户来。

    工人母亲刘三婶还想当儿子媳妇的家呢,话里话外都想让儿子媳妇听她的,人家工人媳妇怎么可能听她的,婆媳两个闹不和,工人同志刘大壮还占在妻子一边,刘三婶回头就哭,说儿子不孝顺。

    人家外边的老头老太太们还在暗地里嘀咕了,说:“原来工人家庭也要吵架啊。”

    工人家庭就是被神话了,以为工人家庭不愁吃不愁喝,不为卫了三瓜两枣跟他们一样闹呢,出门就抱着收音机,不上工,穿得又好,过的是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享福都来不及,哪有闹不合的。

    他们工人庄家还不是工人家庭的时候,那可是村里出了名儿的和气家庭,现在不一样了,向婆子现在出门跟人讲话,人家就悄咪咪的问她,“你们家大媳妇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在家里摔盆摔碗了。”

    她这个脸哟,都不好意思给大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