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50-60(第14/15页)
简直就是对她的“侮辱”,都是她往常哼出来给别人听的。
不就是电视机,电话机吗,当谁没听过似的,真是没见过世面。
缝纫机缝制衣裳的速度就是快,锦绣作坊现在是大批的缝制手套、帽子,厚袜子,用的是柔软的条绒,也就是灯芯绒。
公社的灯芯绒布料少,就只有几种,卡其、棕色、土黄、浅灰,都是耐脏的颜色,里边再添一层绒,做出来的手套和帽子保暖又软乎,这个天用普通的布料做,一摸上手就是冰凉的,哪有他们做的好,看着暖。
福嫂子还在帽子、手套和袜子上缝了些小花朵,每一款都有大小,她们自己也给家里人每款挑了一个,庄玉林他们兄弟跟福家兄弟们就是带着手套、帽子,穿了袜子去读书的。
姜阳和韩媛媛是他们表弟妹,庄玉林他们兄弟把帽子和手套借给他们戴了,小二玉春还想脱袜子呢,发现太冷了,没脱。
小同志们纷纷想借来戴戴,他们都不干。
庄玉林还懂得做生意,“去我家买。”
韩媛媛最小,哥哥的帽子戴在她头上有些大,刚好把额头给遮住了,露出圆圆的眼睛出来,她捂着嘴,带着手套的手把小脸都给遮了,还转了个圈儿,“哥哥,我好看吗?”
要秦老师那种才叫好看呢,香香的,说话又温柔。
几个当哥哥的还是说:“媛媛妹妹最好看了。”
被妹妹戴了,庄玉林他们兄弟都不好意思让妹妹还回来的,冬天上学冷,好多小同志还生了冻疮呢。
韩媛媛是戴的玉春哥哥的,庄玉春为难的看了看她,大方的表示:“媛媛妹妹,手套和帽子送给你戴。”
庄玉林都把自己的手套借给了姜阳。
这一借出去,兄弟两个都没好意思拿回来。
早上还是“满身武装”去读书的呢,回来只有小二玉春头上还戴了顶帽子,庄玉林把自己的帽子给了弟弟,手套帽子都没了。
“你们的手套和帽子呢?丢了?”小孩就没几个没丢过东西的。
天气冷,家里每天一早就烧了开水灌进暖水瓶里的,庄玉林他们先倒了热水喝,又去搓手烤火,去了一身的寒气才说:“没丢,送人了。”
还大方呢,灯芯绒布料不便宜,他们做出来的手套和帽子,两样就要一块多钱了。
庄民国说:“送给谁了?小姑娘?”
他们家小二说的,说学校里好多女同志喜欢找哥哥玩。
庄民国也是不喜欢孩子“早恋”的传统家长。
他认为,该读书就是读书的年纪,该谈恋爱就是谈恋爱的年纪,把该读书的年纪拿去谈恋爱,最后书没读好,恋爱也没谈好。
别以为孩子就什么都不懂了,村里不少妇人嘴臭,什么脏的臭的都说,孩子也跟着学脏话,懂得很呢,现在还好,大街上的男男女女都不是肩挨肩走路的,在外边是看不到他们勾三搭四的模样的,对这些孩子的影响也小。
等以后几十年后,孩子们受外界环境、信息等影响,读幼儿班就知道什么是“女朋友”了呢。
但不是说现在就没有了,要是不打好预防,等他们上初中了、高中了,上生理课了,就会有性别的好奇了,开始萌生出了“早恋”。
庄玉林明年就三年级了,再读两年就要上初中了。
“我才不给她们送呢。”
庄玉林本质上是有点抠的,要送花钱买的东西,除了兄弟姐妹,父母亲人外,他是舍不得的,小到作业本、铅笔,谁借了都必须要还给他的。
他当班长的时候,小同志们就说过,“班长太小气了。”
庄玉林还特别有理:“你们懂什么,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一分钱也是钱,五分钱都可以买棉花糖了,不节约怎么有存款,不节约怎么能省钱,现在忍一时,省一省,以后才有钱使劲儿花。”
都是“婆子”思想。
现在每家都是这样的,要存钱就要省,要节约,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哪里跟以后还有什么“要存钱就要学会花钱”的思想,一分钱没存,大手大脚的,花成了个“月光族”,不存钱,家里就没安心。
庄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大件都买上手表、收音机了,平常不缺粮食吃,一两周还能吃上一回肉,跟以前比已经好上太多了。
庄玉林有时候抠门抠到自家身上时,看着桌上端上来的肉菜,一边吃一边还在感叹他们家以前过的艰苦日子,最后还要总结一句:“我们家还是要节约了。”
向婆子跟庄炮仗还说他这么小就知道节约了,夸他懂事呢。
一入冬,庄民国就不让他爹去公社支摊子了,他腿不好,受不得凉,庄炮仗又闲不下来,每天就坐在火堆旁烤火编竹篓。
向婆子给他们冲了葛根粉,一人一碗,陈夏花的也给送了过去,庄玉林兄弟两个吃了一碗葛根粉,才说:“是送给阳阳弟弟和媛媛妹妹了。”
送给了弟弟妹妹,庄民国也不说什么,“能戴上吗?”
庄玉林想了想:“有点大。”
“大点明年也可以戴。”向婆子也带着手套帽子,她在外头走都没感觉有风吹进衣服里,福嫂子明天要去买手套帽子,乡里乡外的转,向婆子也想跟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生意的。
陈夏花跟张家妯娌还要继续做,就福嫂子两口子去。
福嫂子是打算教庄福怎么说话,怎么卖东西,把庄民国的“销售三步骤”传下去,多培养几个销售人才出来呢。
庄玉林带着弟弟去写作业。
作业写完,他看了看还在火边烤火的“工人爸爸”,小小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来,“爸爸,明天我们放假,我能去砖窑厂参观一下吗?”
“去厂里做什么?”
“我要去学习怎么当厂长。”
盘旋在几个孩子心中以后“分不均”的事,庄玉林认真思考过的。
人太多了,分不了多少。
他可是要当厂长的人。
邱老师说过的,要善于去观察,等他把如何当厂长观察好了,以后去当厂长了,这一台缝纫机就让他们分了吧。
他一个“校长”,跟学生争,太难看了。
庄民国没同意:“厂里危险,你一个小孩不能进,我们工人都是有培训,还做了防护的,先好好读书吧。”
以后你会当个“老板”的。
陈夏花她们几个合伙人拿作坊的东西也是要付钱的,庄玉林他们兄弟把手套帽子送人了,陈夏花又给他们买了一副来,她也给姜阳他们几个孩子准备了的,让庄民国提过去给庄秋。
庄秋的她没送,庄秋送了还有庄蓝,妹妹送了,妹夫呢?还有她娘家的姐姐弟弟们呢?
大人她就不送了。
送不均,还要被埋怨。
寒冬腊月的,田婆子他们的“唱戏”队都由室外改成了室内,向婆子戴了手套帽子出去,还给作坊引了不少生意来,光是他们村里就几乎家家都买了。
庄福两口子往其他村一送,还没走出他们红太阳大队,东西就没了。
比之前的袖套好卖多了。
最多的是学校,庄玉林他们学校的老师、小同志们几乎都带了手套帽子,还有人也把袜子露出来让他们看。
他们还取了个名字,叫“保暖三件套”。
保暖三件套卖得好,光是去公社里买布料都买了好几回,庄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