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扶弟魔家的女婿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50-60(第10/15页)



    庄民国后来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他看了那么多视频号,也是有见识和阅览的了,知道大儿庄玉林说的这意思是“先礼后兵”呢。

    说清楚谁都不乱的。

    锦绣作坊就写了条子的。

    出资、占比、谁负责什么,全都写了上去,张家妯娌不认字,是盖的手印。

    陈夏花是锦绣作坊的“大股东”,说话是拍板算数的,庄民国跟她分析过,把边做边卖钱这个划掉了。

    他们家是做小商品批发的,庄民国耳熟能详的也能知道点,他大儿庄玉林说过的,想挣钱,货要多。

    货铺得越多,卖得越好。

    她们手工缝制,本来做出来的货就不多,这样的款式又新奇,要是一出去,别人一模仿,他们的先机就没了,七几年结婚,最时髦的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有缝纫机的人家还不少,他们村里没有,公社下边人多着呢,人家缝纫机一打,比他们可快多了。

    庄玉林戴了袖套出去,戴了两天就放家里了。

    他说了,“他们太幼稚了,还想借回去,我才不干呢。”

    他是让他们以后买“好妈妈”做的袖套,才不是让他们自己找妈妈做呢。

    陈夏花他们锦绣作坊先做的袖套、袜子,等忙过了秋收,把粮食收进了仓里,去公社粮站缴了粮食,锦绣作坊就要开业了。

    定下的日子是卖苗子的时候。

    生产队的来买苗子,公社也来拉苗子。

    供销社的大姐齐玉一来,陈夏花把人引进了屋,拿了他们做的袖套给她看。

    她们都同意的法子,想放在供销社代卖。

    让他们跟公社巷子的人一样,去摆个小摊子,几个人都拉不下脸来。

    最主要的是,她们都不会卖东西。

    齐玉倒是眼一亮,把他们做的袖套翻来覆去看了,还说要自己买两幅回去,她一副,她读初中的女儿一副。

    现在塑料制品流行,公社卖得最好的是塑料雨靴、塑料凉鞋,尤其是塑料凉鞋,是今年夏天最时髦的款了。

    城里现在最时髦的打扮是怎么样的呢?穿塑料凉鞋。

    白色的连衣裙,穿一双塑料凉鞋,里边穿肉色的袜子,是城里最受欢迎的打扮了,齐玉给她读初中的闺女就是这样打扮的。

    那些花花绿绿一块色的袖套,他们公社早就进了货。

    “位置上摆不下了。”

    齐玉也想上,但供销社的柜台都是有数的,她也做不了主。她跟陈夏花建议:“现在外边支个摊子也没人撵,只要你不弄大了就行,摆外边去卖,我们的袖套要卖两三毛,你们这个至少也要卖六七毛的。”

    齐大姐拉了苗子走,还在锦绣作坊买了两副袖套,给他们开了个张。

    供销社挂靠不上,福嫂子她们就只有商量要去练摊了。

    问题就出来,谁去摆摊子?

    农村种田种地的,闲暇是有时间,但跟人家专门练摊子的还是有区别的。

    陈夏花为了这事儿愁得晚上连觉都睡不着了,第二天也没把样子拿出来裁剪了,庄民国休息半天,下午才去上工,早上吃了饭,他先去苗子地收拾了一下。

    天气热的时候,苗子地就不用树枝,只要看苗子地的地肥不肥,拔草,早上给浇浇水。

    陈夏花坐在小板凳上,庄民国把桶放了,还笑话她:“陈老板今天不为作坊加班加点?”

    陈夏花昨天没跟他说作坊的袖套卖不出去的。

    庄炮仗两个老的是知道的,向婆子悄悄扯了扯庄民国的袖子,“没卖出去。”

    把昨天齐玉来的事儿跟他说了。

    庄民国看了看陈夏花,好半晌,做了个决定,他去找了个担子,弄成挑货货郎的样子,把袖套、袜子给装了些进去,牵了陈夏花出门:“走,卖袖套。”

    庄民国这也是这辈子头一回“搞销售”。

    上辈子庄玉林的批发店开起来的时候,他也去店子里帮了回忙的,还帮了回“倒忙”,手忙脚乱的,第二回庄玉林就不让他去了。

    庄民国先去的是红旗村,有砖窑厂在,村里的人富裕的不少,庄民国也没有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就问人家要不要买袖套,把袖套和袜子拿给他们看。

    “最时髦的款了,公社里头都没有,这是独一份,货也不多。”庄民国反复就说这几句。

    这叫什么呢?叫“销售技术”。

    还卖出去不少。

    卖过了红旗村,准备去下一个村。

    陈夏花一直没说话,路上突然说:“我们、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好啊?”

    她是觉得这个最时髦啊,独一份啊这些太夸大了。

    “齐大姐都说了,你这个公社里都没有,不是最时髦的是什么,难道不是独一份,难道不是货不多?”他每一条其实都没说谎。

    销售里头门路多呢,他也只是知道点皮毛,就跟谁都爱听好听话一样,干巴巴的,跟能说会道,那肯定是能说会道受欢迎些。

    先夸,夸了说独一份,谁不想要独特的?再说一个货不多,这其实就是暗示了,暗示他们快买,错过了就没了。

    他上辈子在庄玉林店子里,就只会说“好看”,“真好”,“可以”,这些话就是干巴巴的,当销售的要引导客人下决心,而不是没意见。

    这叫“流失客人”。

    庄民国也虚心学了个“销售三步骤”,还没等他上岗,庄玉林就不要他去了。

    到下一个村,庄民国就让陈夏花跟他学,跟他说这几个步骤。

    陈夏花一开始也不好意思啊,为难情啊,说着说着,说多了也习惯了,袖套和袜子没拿多少,他们红太阳大队还没走完就卖光了。

    庄民国下午还要上工,就让陈夏花带着福嫂子出去单干了。

    “那么多大队呢,公社人也多,担个挑子去,往巷子里一蹲。”张家妯娌是“技术入股”的,还要留下来继续做呢。

    “等挣上钱了,就买台缝纫机来做,那速度快多了,等摊子练熟了,还可以搞批发呢,销售到城里去的。”还画饼。

    不是有句话吗,叫万事开头难。

    陈夏花下午跟福嫂子一合计,白花花的钱是拿回来的,福嫂子二话没说就跟她去当“货郎”了,“人家卖麻糖的都卖了多久了,我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麻糖刘云现在都不经常在村里转了,人家去公社了,直接在公社里一摆,比在村里走村走乡的挣。

    学校还去,就他一家卖糖的,一放学好多孩子买糖吃。

    庄玉林他们兄弟一回来,先“咕咚”灌了水,又问爷爷奶奶:“妈妈呢?”

    “卖货去了。”

    庄玉林写作业的手一顿,还没反应过来他们的“好妈妈”是去卖袖套去了,下意识的先说了句,“卖火柴?”

    邱老师上地理课给他们讲的故事,里边的小女孩太可怜了,而他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有爸爸妈妈供他们吃穿,还送他们读书,希望他们学会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只有粮食才不会叫人饿肚子。

    爸爸妈妈不在家,他面朝着爷爷奶奶,“那我跟小二能喝一口可口可乐吗?”

    听说现在是隔代亲。

    58、第 58 章

    隔代亲在他们学校还分成了两派的。

    他们小同志都讨论过的, 纷纷表达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