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40-50(第9/16页)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但是记住了老师和家长的话,不能吃。
庄民国觉得稀奇啊,专门去村里打听了一回,老头老太太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喝了不好,还有人说小女孩喝这个喝多了要“早熟”,男孩喝多了也要影响以后,庄民国吓得呢,他们家两个儿子在外头可没少喝的,连忙给他们打电话,叫他们赶紧回家。
回家干什么呢?丢“洋汽水”。
大儿玉林只发了个解释条过来,对为什么不建议小孩喝“洋汽水”,是因为“洋汽水”里边有二氧化碳、含有□□,碳酸,长期饮用会上瘾。
庄玉林那意思清楚着呢,说的是不建议小孩喝,他是大人了。
庄民国受了“人家说”影响呢,他一直觉得就是大人也不该经常喝,但他说了,也不知道他们听不听。
老人都有这个通病,防患于未然呢。
庄秋给的“洋汽水”有三罐,庄民国看了看两个眼巴巴的儿子,把“洋汽水”给收了。
不给他们喝。
小孩喝了这个不好呢。
庄民国也不懂这个“洋汽水”里边含了这么多东西,对男孩到底有没有影响,他就怕有呢。
庄玉林还跟他讨价还价:“爸爸,我就喝一口。”喝了,他就是第一个喝“洋汽水”的人了。
小二玉春也仰着脸:“爸爸我也喝一口。”
庄民国还是不同意,晚上跟陈夏花悄悄说的,“你跟爹娘一人喝一罐,把“洋汽水”给喝了,免得他们惦记。”
陈夏花给庄玉林他们兄弟补衣裳,两个孩子整天在学校跳,衣裳裤子、鞋子都费得快,陈夏花两三天就要给他们补一回。
他们大人的衣裳上还有几个补丁,孩子身上是没有了的,学校的孩子都穿得干干净净的,都怕给他们打了补丁去学校叫人笑呢。
陈夏花抬头看了庄民国一眼,“我不喝,给他们喝。”
“这“洋汽水”孩子喝多了不好呢,还不如咱们的大米饭补人呢,过些天厂里□□了,去公社里买点肉给他们炖,吃这些才能长得好呢。”庄民国他们砖窑厂经常缺票,都是东西抵的,像麦乳精这种“高档货”也就两回,其他就是水果罐头来补。
肉票更少了,从去年进厂就发了两回。
“女厂长”庄秋经常往县里跑,已经确定这个月发工资□□,里头就有一张肉票。
“真的,有肉票了。”陈夏花衣裳都不补了,高高兴兴的从柜子里拿了几块钱出来,准备等有了票就去买肉。
她还说呢,“给爹娘也补补。”
庄民国心里也高兴,“都补,咱们家都补补。”
他拿了丝巾来,递到陈夏花面前:“这块丝巾你试试。”
陈夏花早就看到这块丝巾了,女人呢,就没有不爱美的,这块丝巾颜色鲜艳又好看,谁不喜欢呢。
陈夏花现在还不是几十年后那个一心要省吃俭用,给两个儿子存钱的老太太,庄民国一直催她戴上去试试,陈夏花推了两回,就戴在脖子上了。
丝巾戴法简单,陈夏花也只围了一圈儿,她问庄民国:“好看不好看。”
“好看,特别好看。”要真说怎么怎么好看,庄民国也说不出来。
他看过视频号,人家几十年后那些小年轻哄人,说甜言蜜语那才是厉害呢,在学校里就追求女同学,还要到女同学住的楼下唱歌弹琴的表白呢,旁边还有一群同学为官起哄。
庄民国他们一群老头老太太都看过,还说呢,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害臊。”
庄民国代入了下自己,恐怕他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家小二说的,“只要脸皮厚,不好意思的都是别人。”
他们这一辈人儿,还没学会呢。
陈夏花听他夸了一句就高兴了,戴着丝巾在镜子面前转了两圈。
镜子是陈夏花嫁人的时候带过来的,圆盘,坐垫是铁圈,这两年公社卖的镜子又换了新花样,现在都是胶框,颜色还多,陈夏花上回送卷心菜苗子去公社,福嫂子还满了一个,还叫陈夏花也挑一个呢,陈夏花嫌贵了,舍不得。
天气热,陈夏花戴了一回就收到柜子里头去了,回去把庄玉林他们兄弟的衣服给补好了,叫庄民国给他们送过去,这衣服是明天要穿去学校的。
庄玉林这个班长“干部”是工人家庭的小同志,以后也是要接班当工人的,杜老师也不说他写的作文“上不得台面”了。
庄玉林更精明,他现在每回写了作文,就拿去找邱老师看,让邱老师给他批红字。
邱老师妈妈看了上回庄玉林写的“我的邱老师”,见了庄玉林还特地抓了一把糖给他吃呢,说他写得好呢,家属楼的老太太们都知道邱老师了不起呢。
庄玉林还知道“借花献佛”,把人家邱老师妈妈送的糖果每人一颗给班上的同学,小同志们吃,小同志们得了奖励,都跟着他写作文,有写村里的小树林“形状像鸡”,还有写河边的溪沟就像妈妈做的饭菜,“没味道”。
全班只有班长庄玉林的妈妈是全班同学都通过的,“好妈妈”呢。
两个孩子都会自己穿衣服了,冬□□服厚实,都是庄民国两个给他们穿,现在衣服薄,每天都是他们自己穿,庄民国把衣服放他们床边上,又把小二玉春搭在哥哥玉林身上的小腿给他推回去,这才回房。
他们也要准备睡下了,陈夏花明天要开菜地,家里的苗子要卖了,他们这回卖的是新苗子,叫花椰菜,公社的齐玉大姐给他们找的种子,他男人是县里供销社的经理,跟城里关系好着呢,菜种就是她男人弄过来的。
说好了,到时候他们的花椰菜苗子要放一半在公社里卖,等花椰菜收成了,公社也会大量收的。
公社自己派人来拉苗子,倒是用不着他们再跑一趟了。
一大早,庄民国先送两个儿子去读书,陈夏花带着庄炮仗两个也往菜地赶,要给供销社的苗子装篓子呢。
陈夏花怕忙不过来,昨天就跟福嫂子说了,请她过来帮忙一天,福嫂子吃了早饭就过来了。
庄炮仗编的篓子全用上了,供销社过来的人还想拉一些走呢,过来买苗子的人不干了,“你们全拉走了,我们买什么。”
花椰菜苗子卖得快,上午十点过就卖光了。
庄炮仗手上戴的手表。
庄家买了只手表,庄民国没票,跟人家买的二手手表,前天才买到,花了四十块,现在最便宜的手表六十块,上海牌那个手表要一百二十块一块呢。
一年挣工分的时候分的钱刚好能买得起一块上海手表的。
这表是男士手表,砖窑厂里有闹钟,时间到了就下班,庄民国用不着戴,把表一给他爹庄炮仗,他爹这两天就喜欢出门了。
工人母亲刘三婶跟田婆子两个喜欢抱着收音机在村里走,下回遇上了,她们俩要是说话,庄炮仗就把自己的手表给露出来。
二十块就能买个最便宜的收音机了,他这手表都够买两个了。向婆子说的,“这老头子,以前叫都叫不出去,还说我喜欢到处走,现在吃了饭,人影都没了。”
庄民国剥着手里的菜,陈夏花在里边烧饭呢,往院子里在写作业的庄玉林兄弟两个身上看了看,“让他多出去走走也好,在家里闷着不是事儿。”
庄炮仗出去干什么呢?他也是出去炫耀的。
人家就羡慕呢,“你儿子当上工人了,你连手表都戴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