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番外合集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番外合集(第5/12页)


    “我知道学督之职叔父已另有派遣,然襄自以为从军数载,小有心得,可传后辈,愿得兵法教授之职。”

    曾经有争心、不甘心、好胜心、进取心,也有怯心、怠惰心、贪逸心、避世心,至此都化为沉甸甸的责任。

    人之一生,总有一些事责无旁贷。

    她已经明白自己的道了。

    夏五月,丞相东巡冀州、荆州,考察县令以上实绩,罢不效者,更至诸乡县,会见三老,与之共座谈,赐年八十以上鸠杖、酒食。

    共和十七年,夏四月,复巡湘州。

    扬州牧曹操上书,称,扬州造大船出海数千里,见旧典所记之拘奴国、朱儒国、至裸国、黑齿国及倭国,皆倭种,但自相攻伐。

    其中,倭国即当年光武授印绶者,今由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愿诣天子朝献请封。

    直到咨询过曹孟德派来的使者,荀柔方知,自己居然出了大错。

    他一直以为扶桑岛在海中,还未与汉朝交通,而实际上,早在光武年间,“倭国”使者就已经到过中原,并且还领了光武帝印绶,是大汉朝廷官方承认的方国。

    不过,他也很快明白,这个错误印象如何形成。

    他令鸿胪寺与兰台寺查询关于倭国记录,竟除了光武时,只找到一笔,在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也难为他们能在旮旯里,找出这条记录。

    送的寒碜,连白鸡、白鹿都没有,朝廷没召见,献的人口也没下文,实在是让人想关注都难。

    按使者说,此国粗鄙,有语言无文字,百姓穷困,衣不蔽体,贵族居土城,用器粗陋,不会缝纫,布匹直接披在身上,也没有特产,穷得一塌糊涂。

    荀柔又向使者打听倭国矿业,他记得某岛上有金银矿,数量不少,然而并不出意料,使者表示根本没听说过,倭国只有一些粗糙的玉石矿,甚至都没有货币。

    他还想再挣扎一下,但等听说倭国,其实是一大片海域,其中有二百多个小国,所谓倭人就是矮人种,是大汉命的名字,是其中一个被光武皇帝封了王,如今去过倭国的人,都说不清究竟有多少小国,有多少个岛之后,荀柔终于彻底放弃了提前开发的主意。

    自倭女王国绵延向南,至会稽郡东千里,一路都是海岛,岛上居民大多近乎野人,都无文字,有的甚至没有语言。

    如此纯朴,如此落后,荀柔觉得大汉不去传播先进文化,不带动落后,不张开怀抱将之纳入种花家温暖大家庭,简直都亏。

    至于用处,那总会有用,人口、土地、矿产、作物,那怎么都会有用,反正也不费多少事。

    卑弥呼的使者至长安,平均身高不足五尺,比起像像人更像猴子的使者,引起长安城的一阵好奇。

    荀柔也亲自见了一面,满足好奇后就丢给鸿胪寺。

    通驿,送质子,朝贡,三件套反正一个都不能少。

    共和十八年,三韩入贡。

    秋七月,洧水、颍水溢。朝廷使使者巡行,致医药,恤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粟,免二水附近二十县税赋。

    共和十九年,夏五月,冀州、豫州大雨水,免五郡税赋,使使者巡行河堤,恤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

    共和二十年,夏四月,河南旱,丞相荀柔亲至南阳、颍川、汝南、陈郡,视田、井、陂池、义仓,察县令以上救灾不利者,存恤鳏寡孤独并贫困之人。

    冬十月,鲜卑劫掠并州,镇北将军孙策逐之。

    共和二十一年,夏五月,南方有疫。

    令太医署并军医署,前往诊治,赐民医药。

    秋九月,军医师祭酒张机上《伤寒杂病论》十二卷。书成,朝廷即诏各军部军医师以上至京,习张氏伤寒治法,上方局刊印医书,传与天下。

    共和二十二年,春,太医令华佗上《中藏经》三卷,请以为太医署所习正经。

    “这是打起擂了?”荀柔执着上书不由一笑。

    元华先生还如此有好胜心呢。

    递交的尚书连忙陪了个笑。

    “行吧。”荀柔拿笔一勾,疲倦的揉揉额角,“让华元华安心教授学徒,要多培养几个殇医派去军中传道,他不就赢了?”

    反正仲景兄肯定愿意。

    这几年时岁不顺,水旱时作,难免有疫病,倒刺激了医学发展。

    荀柔挥手让尚书离开,正要稍歇片刻,却见一身玄色公服的尚书令荀彧,由侍从引领慢慢进来。

    “阿兄?”荀柔有些惊喜,振作起身。

    荀彧在堂下肃然一礼,这才去履上来。

    “怎么还如此多礼?”许多年来,荀柔见惯堂兄行事风格,依旧不免嗔怪两句。

    “礼不可废。”荀彧就席案对面坐下,也依旧含笑回答。

    “什么要事,竟要尚书令亲自前来?”荀柔随口调侃。

    要是大事,得有相应官吏并尚书台诸部尚书一道,眼下又不像。

    荀彧脸上笑意一敛,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双手递上前。

    “大兄使我代呈辞表。”

    荀柔一怔,取过奏表时手一抖,差点掉落。

    他凑近灯台细读,果然是荀悦的辞表。

    上面说,近来老病丛生,精力不足,不堪任事,请辞太学祭酒之职。

    “大兄近来不好了?”荀柔回想上次见到荀悦,还是除夕家宴,当时看兄长似无不妥。

    “大兄毕竟已近七旬。”荀彧低声道,“自八年前重病后,大兄身体已渐衰弱。”

    荀柔匆匆一算,长兄荀悦竟已六十八……

    ……啊。

    他仿佛在这一刻,突然才发现光阴流逝。

    是什么时候,爽朗硕健的大兄,已经成印象中精深清癯的模样?乌发何时换了白头?

    他竟回忆不起。

    是几时秋去春来,流年暗换。

    “……请大兄归家,好好修养。”荀柔最后只能如是道。

    共和二十三年,春三月,丞相荀柔南巡益州,五月还京,不久病重。

    阖眼再睁开,依旧漆黑一片。

    到此为止么?

    荀柔艰难地侧卧喘息。

    “文若……公达……”

    冰凉手被握紧,耳边回应之声,一轻、一沉。

    “请,曹孟德回京,主持朝局……”

    第323章 番外四

    夏日炎炎,熏风灼灼,邻近渭水的私园,却还能享受到一丝奢侈的凉意。

    荀柔和荀攸,以及相陪的刘端,坐在大树荫下,面前一汪从渭水引来的活水,一人一顶苇编小帽,一个马扎一根鱼竿,听着蝉鸣蛙唱,一边惬意垂钓。

    一个仆从匆匆而来,“来了,来人了,是司马御史!”

    “啊……”

    “大人勿急。”

    荀柔才轻呼一声,刘端已一跃而起。

    在司马懿被侍从缓缓引入内院时,荀柔被搀进寝室榻上卧好。

    荀攸慢腾腾起身,背着手挪进屋里,寻到位置坐好,现任监察御史司马懿正好跨步进门。

    “司马懿见过丞相,见过御史。”司马懿一脸肃穆,在堂下就弯腰长揖。

    目光却偷偷扫过老态龙钟,佝腰垂颈的荀攸,又轻瞟向卧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