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300-318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300-318(第21/28页)

,刚才不知多高兴。

    七叔家荀忱也是一脸欢欣。

    就是公达被挤在内侧,见她来,抬手行礼,神情肃穆,就是姿态不得舒展,行完礼就低头沉默。

    再看,才发现背后靛青和绛红的绵氅。

    荀采不由一笑。

    她之前听侍卫说弟弟要退席归家,还担心发生什么,现在看想来无事。

    “公达辛苦了。”

    不过这样倒也方便。

    荀采在对面坐下,“怎么这时候回家?”

    “阿姊先前都是十日方得休沐,如今正是新年岁首,不如多在家休息两日?”荀柔此时缓过来,温声道。

    荀采眉心一拧,沉默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了。”

    荀忱虽不知内情,但还看得懂神色,“怎么,含光才回京,就又有大事?”

    这是他下意识反应,毕竟不是第一回了。

    “可,今日朝臣公卿俱对含光服膺。”

    荀忱不理解。

    现在这时候,还有人敢搞事?

    “所以,并不算什么大事。”荀柔向他笑笑。

    ……

    果然不算大事,出宫归家,他先补一觉,醒时天色已暗,府中有荀攸留的消息,事情已经清楚。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荀柔忽然想起曾读过的诗句。

    一卣,自然不止宫中三盏,剩下的鬯酒,看上去几乎像没动过,满满装在铜制的酒器中,被带回家。

    不过他感慨的,并不是大只卣器中的酒,而是放在案上玉爵中,七分满的一杯,旁边平躺两根银针,针身一般乌黑。

    在宫中时,他就有猜测,果然如此。

    “那宫中贵人道,若太尉暴毙死了,恐怕天下动乱,最好稍拖延些时日,师父便道,如此就用砒霜,他能精细调配剂量,活过第一次毒发,可以延寿三、五个月,但也必死了,太尉本有肺痈,说不定还能瞒过一时。”

    席前跪的青年不住的颤抖,他之身份是太医寺药丞内门学徒。

    “倒是精细。”竟还能考虑,让他留出时间安排后事。

    “……师父早有不忿,常私下与我等道,华元华性格高傲,寸功未立,却因太尉亲爱就拜太医令,他在太医寺二十年,精研医术,侍奉两代天子,却不能进”

    青年舔舔唇,偷偷抬头看一眼,被太尉不怒不喜的神情,弄得心里忽上忽下。

    “师父说,说,太尉已然僭越,目无尊上,长此以往,必要行王莽之事……”

    坐在一旁的荀彧,轻叹了一声。

    “这都是师父胡说,太尉对天子忠心耿耿,当然不会做王莽,倒是像,像那个,前朝霍大将军,代天罚罪,征讨不臣。”青年急忙道。

    “让人领下去厚赏。”荀柔摆摆手。

    青年带着“这就结束了”的茫然神情被领走。

    说起来,在宫宴上,公然毒死一个太尉,这种事当然也算大案,其中必然牵涉无数环节,许多小大人物。

    可他似乎没太多实感。

    大概只是,啊,原来如此。

    之前入城时,他还想过,当时情景,实在很适合给他一箭,结果没想到人家,想得更细致,还担心天下会不会不安定。

    这更高明。

    他想了想,如果真到那地步,他大概会珍惜时间安排朝中和家中,追查凶手倒是次一等事。

    对方也算将他琢磨清楚了。

    “此事,小叔父想如何处置?”荀攸问。

    案情已清楚,人证物证俱在,涉案人员也被写在一张纸上,现在这张纸就放在荀柔面前。

    他草草扫过,大多身份都不高,但牵连却很广,多数人都有个曾经显赫的姓氏。

    “难怪,你要留三千兵卒。”非得一瞬间扑灭,才好避免牵连。

    否则姻亲故旧上来,一下子长安城就要慌乱了。

    荀攸轻轻摇头,指向第二排,“只是为防万一。”

    孔桂。

    比起前面,他的官不算大,但是侍中。

    “万不至于此!”荀彧急道。

    荀攸却只看荀柔,“若是天子意,叔父可想过之后?处置孔氏一个,不难。”

    一瞬间,荀柔感到自己的心,猛然一跳。

    第315章 风云变色

    玄武门。

    荀柔嘴唇轻动,默念了一个词,然后飞快摇头。

    孔桂哪能算李建成、李元吉,天子难道是李渊,这未免可笑。

    此事确实可虑,在于是否有天子意思在其中。

    所谓论迹不论心,然而事实往往连迹也难辨。

    孔桂是“常与上俱卧”的,私房话怎么也不可能都探听明白。

    所以天子是授意,默认,知情,或察觉?

    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公达让他准备的三千兵,竟不是为了控制长安城,而是为长安宫。

    荀柔下意识看向堂兄荀彧。

    所以,堂兄当初那句话……

    端正持重的荀令君眉心紧蹙,“含光,千万保重天子,以大局为重。”

    灯火摇曳,荀柔眉心一跳。

    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直觉,如闪电劈下荀彧对汉室,似乎也非绝对的忠诚。

    然而,天下大局……

    现在自然是保重天子,可将来呢……所谓天下民心,不过是他已经看明白的东西……赵匡胤一夕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否也可以算为大局,民心所向?

    荀彧自己未必意识到此。

    或许,是他自己先下了定论,竟觉得堂兄过去很多言语,似乎都变得微妙起来。

    荀柔听见自己沉沉地呼出一口气。

    孔、孟,他家老祖宗荀子,哪一个都不是忠臣烈士。

    王莽失败,也并非是儒家向往的三代禅让的失败,否则曹丕又怎能成功?

    汉家陵迟……重定神州……比起历史中曹丕、赵匡胤,他当然更有理由。

    不,当然不是现在,但他的确已获得入场资格。

    好处是当然的。

    意之所指,天下所向,随意挥洒,不受掣肘……他如今越来越没耐心再哄刘辩了。

    在外征战、巡行自然多方辛苦,但一次又一次,当他熟练掌握基本法,对军队和人心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切挑战只会让他跃跃欲试,思想纵横。

    可一旦回到长安,他就像落进泥潭,四面胶固,举步维艰。

    输,万劫不复,可赢了,似乎也无可喜处,因为永远不能真正的摆脱,就像这一回,只能被动挨打。

    当荀柔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竟在很短时间里想了这么多。

    又或者……他其实已在潜意识中想过无数次?

    在每一次,坚定自己不该称帝时,他也一次又一次的设想。

    所谓功成身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还归隆中的至高理想,于他根本不可能想象。

    放手一切?干站在岸上看着?看着走错了,也不能指手画脚?

    还要低头俯首听命。

    只想一想,他就不能忍耐。

    “公达,”荀柔看向荀攸,“现在有几人知道?”

    他其实知道荀攸谨慎,如太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