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280-3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280-300(第11/32页)

,南中靠近国境,又有异族,比之中原安乐之乡,倒是要容易建功。

    这显然也是叔祖之意。

    “你明白就好,下去罢。”荀攸摆摆手,“与你母亲解释清楚,勿让她担忧。”

    南中艰难凶险,他知道,可儿子长大,需建立自己的功绩,否则家族迟早会沦落下去。

    荀缉再拜,这才端起案盘恭身退出去。

    荀攸重新让自己躺回床上,将事情都在心中环转一圈,确认今天诸事完毕,放心睡过去。

    然而这日交子之时,太尉府却匆匆遣出一吏,手持太尉符印,叫开了里门,急驰至太医华佗住宅。

    荀柔先是呕吐,接着就起来高热、昏迷,府中医工顿时不敢下手,只好速速请来华太医。

    华太医还是高明的,一诊过后,道旅途劳累加一时急症,用药施针后,第二天荀柔就清醒过来,只是要入宫却不能,只能请尚书令代呈章表。

    天子并未怪罪,还派了近臣前来慰问。

    “咳咳咳咳多谢陛下关怀,臣,愧不敢当。”

    这屏风未免太素了,嵌几颗珠玉才好。

    孔桂负手立于屏风后,听完一轮撕心裂肺的咳嗽,终于才听到对面气息不足的谢恩。

    没有跪拜。

    他心中记下一笔。

    “太尉既已无大碍,小臣便回宫禀告陛下,也免天子日夜挂怀忧心。”

    孔桂对着屏风道。

    忧心,忧什么心,他才忧心。

    荀柔醒来两日,热度未退,不能视事,冷不丁想起先前在宫中一点违和细节。

    他去觐见天子时,文若怎么也在?

    不是尚书令不能同行,而是这不符合荀文若一贯行为作风,不免让他胡思乱想,没有别的事做,真是越想越心慌意乱。

    “还,咳咳,还天使转告,臣病愈后,必再入宫拜见。”

    “唯。”本就是走流程,再次传达一遍天子慰问之意,赐下灵药也已经送过,孔桂立即转身离开。

    他原本也是想表示一些关切,但这满屋浓烈的药臭,既苦且腥,实在让人没法多待。

    出了门,他赶紧从随身香囊中取了一枚丁香,含进嘴里。

    “回宫么?”随从上前问。

    “急甚?”俊美的青年眉稍一挑,“且在城中闲散半日。”

    说是闲散,其人却显然已有目标,登车后直接报上一处宅邸。

    第288章 波澜不惊

    “兰台掾金异、太常寺祭酒董经。”

    兰之猗猗,幽幽其香。

    博山炉上烟云袅袅,案上一点孤灯如豆。

    夜已三更,荀文若眨了眨酸涩的眼睛,眉心微敛,凑近细读手中一片竹简。

    御史中丞荀攸虽归,却尚未还归台阁,廷尉郭鸿依旧把消息送至他处,不过眼下之事,就算要交割也非一日之功,他倒也全无意见。

    今日孔桂为天子使者出宫慰问含光,离府后却并未直接回宫复命,而是去了这两家宅邸,至晚间具体消息就递到他手中,时辰、先后、路线。

    确认记下竹简上文字,荀彧搁下竹简。

    这绝非一次随意访友。

    孔桂虽得天子亲近,却只是一轻薄青年,他的野心想法,都展现在脸上、在言语中,凡见者皆知,所以被人察觉,被人引诱利用,太自然不过。

    他本人并不足道,但将他推荐给天子之人,背后操控他之人,所怀却绝非善念。

    就眼前这两人,虽只是七品文书吏,却皆出身大姓,京兆金氏起自光武,董氏更是宗族繁茂,其身后千丝万缕,非只一端,只看其名字官职,他都能瞬间想到五六条线来。

    从案旁藤笥内取出一枚尺牍,荀彧又提起笔,在砚上蘸墨觉得异常,端近一看,是砚台中的墨冻得胶住了。

    将砚置于炉上加热,他单手紧了紧裘衣。

    今岁冬季比前两年冷些,照农学博士的道理,明年也许就不会蝗虫泛滥,而百姓有了衣食,就会安稳许多。

    他怀着这样的期望,却也明白,即使如此,长安城中的风不会就此停歇,总有一些人不能餍足。

    这样的想法,让他忽然产生一种厌恶感,那些裹挟着大义行动的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天子和百姓,不过是为自己争权夺势,却将许多无辜者牵连,制造无数恩怨。

    铜砚中的墨已经化开,他执笔在木牍上写下,“详查金、董姻亲及同族之蔓,日往来交友关系。”

    此非一日之功,但越早查明阴谋,越早控制,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卷进去。

    去岁那一场大乱,正是因为他未能防患未然,这一次却不能再错了。

    滴答、滴答的漏壶中箭尺渐移至四更,荀彧才将桌案整理干净,吹熄铜灯,入寝休息。

    寝室内,两个侍女已卧在炉边睡着,听到脚步声才惊醒,一个连忙起来,一个立即取了两根炭塞进已暗下去的炉膛。

    荀彧走过去,伸手试了试壶中水温,感觉还有些温热,就道,“不必再烧热了,这样足矣。”

    明日他还需去鸿胪寺见诸国使臣,确定通商及其他交互协议,要一家一家谈,再加上对方语言未必流畅,大概要用一些时间。

    另外,还要替含光转达歉意,原本答应在新年朝贺前,让他们拜见太尉的,但眼下堂弟病倒,会面当然只好取消。

    在侍女服侍下更衣、洗漱,上榻躺下后,他又想明日,还应当去看看含光。

    今日一时繁忙,转眼间天色已暗,他想堂弟已经休息,不便去打扰,明日,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去看看。

    华太医虽道一时急症,但含光向来身体欠佳……与往日一般,荀彧心中安排着明天种种行程后才睡去。

    虽说无法见外国使臣,不过荀柔养病期间,也并没有那么清闲。

    三日退热后,他先安排留在太尉府中的两支少数民族兵将解散回家。

    这当然不是他无情。

    出身凉州羌、氐二族的青壮,不同于中原招募丁勇还可以轮换,跟随他以来,都已数年不得回家。

    而这次归家,他们不止会带回他们本人的奖赏和同族的抚恤,汉族将领奖励郡守一级的官职,上尊号的将军爵禄,对于这二族,荀柔当然也要拿出相称的回报。

    他们奉献出族中勇士,挥洒鲜血的这场胜利,本身不能为其部族带来利益,二族所求,从一开始就与中原兵士不同。

    田地、通商优惠、推荐入太学知政治、入上方局学工匠技艺,除了这些,他应许给他们天水郡内增设二县。

    二族各领其一,县内依其本族习俗,县内官吏自行推举任免,于州郡中仅报备即可。

    区域内自治。

    这道新政,当然不是眼下要兑现回报他才一拍脑袋想到的,而是自收复陇右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如何治理凉州。

    凉州有河西走廊,通西域诸国,再往北还有被称为大秦的古罗马,无论于军事、政治、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对这片地区的政策,自汉兴以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这片地区的掌控,也随着大汉国力与内政的变化,在强劲与虚弱来回转变。

    汉之初兴,国力微弱,匈奴占据河西,凉州还不叫凉州,只有河西走廊以东的陇西几个郡,依秦始皇所筑长城以抵御匈奴族。

    至汉武开边,霍去病封狼居胥后,从匈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