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240-2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240-260(第20/28页)

的天下统帅,不是合作,而是要让他们心悦诚服。

    “长庚来得恰好,随我巡视各处关防吧。”她向他伸出手。

    “领命。”张绣未察觉她细微的心绪变化,只捉住她的手,站起身,露出一个爽朗笑脸。

    ……

    “文若叔父。”

    荀颢向等在堂屋中的荀彧恭敬一礼。

    他刚才将合浦王刘协与王妃伏寿送回王府,安排好守卫,就匆匆到荀柔府上禀报。

    然而未见到小叔父,却先见到另一位族叔。

    “不必多礼。”荀彧和气道,“可有什么要务?”

    虽说这位叔父与父亲相交甚笃,但荀颢还是有些怕他,实在是小时候被拷问功课留下了太深的记忆。

    他目光悄悄扫过荀彧的神色,心中顿生不安,“可是小叔父病体又有什么不妥?”

    荀彧看着他,权衡了片刻,终于轻叹一声道,“方才消息报来,益州刘范反叛,诛杀了成都长安一系官吏。”

    “啊”荀颢张开口,竟呆立住了。

    先有凉州消息报丧,已至高阳里内已一片哭声,如今益州又……他记得有族叔与几个兄弟,都留在益州,建益州至关中的粮道……

    ……

    “若再如此,就是老夫也救不了你性命。”华佗叉着腰,训斥着躺卧床榻上,被他剥得干净的荀柔,“你究竟是想活,还是不想活,不如给老夫一句准话?”

    青年惨白着一张脸,并不像往常一般与他调侃,目光无神的盯自己胸腹上那道伤口。

    刀口近一尺长,皮肉鲜红,被线歪七拧八的缝成一条百脚千足的蜈蚣,一丝丝血珠从边缘沁出,从出血量看,伤口中心部分并未裂开,只是边缘受到拉扯,沁出点点血珠。

    “别看啦。”华佗接过徒弟调好的药罐,用木片挖出一坨散发着药物的棕色膏体,一甩手抹在伤口面上,“再看也这样,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还怕伤疤?况且,你不是发誓不娶妻纳妾么?也不怕被嫌弃。”

    荀柔明白华佗这是有意插科打诨来安慰他,也翘了翘唇角,轻声道,“又使先生受累辛苦。”

    “知道就好。”

    华佗直起身,向身后徒弟一挥手,两个徒弟就上前,轻手轻脚将荀柔上半身架起来,华佗则用细钳从医箱里夹出一团白棉布,拿在手上展开。

    “这棉布不错。”他向荀柔夸了一句。

    “都是阿姊栽种的,是阿姊的功劳。”荀柔轻轻笑了一笑,又忍不住疼轻嘶了一声。

    “令姊厉害。”华佗麻利的将布一圈圈裹好,“此物比麻葛柔软好,放下。”

    荀柔被放置躺平后,华佗再嘱咐道,“三日内,静养勿动,也万勿伤心动气。”

    “好。”

    当面应答得好好的,转眼见到进屋的堂兄,荀柔还是忍不住落泪,“阿兄,事至如此,我如何向公达交代。”

    “昨日休若兄才来信,言安定受羌贼袭扰,虽已逐寇,却死丧数名族中子弟,其中就有阿熙,我已对不起伯旗,思忖他们兄弟亲近,便让公达告假回家安慰,如今阿平又……”

    “含光,”荀彧凑近轻声道,“方才合浦王欲携王妃出城,为景文截下。”

    “合浦王?”泪还含在眼中,荀柔神情已转清明,注意到荀彧身后的荀颢。

    荀颢被看得心中一紧,连忙上前,简短介绍了事情经过,“此事蹊跷,刘”他顿了一顿,“合浦王准备充分,带了可以用作贸易之物的布帛,马车也非寻常,定不是他一个养尊处优的少年藩王能想到的。”

    “若要详查,需得御史台吧。”荀柔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

    “……是。”荀颢将头深深埋下。

    “请侍御史陈长文协查,”荀柔沉吟片刻,“若是查不出就罢了,不必纠结,派人守卫好王府就是。”

    “叔父大气。”荀颢连忙赞了一声。

    荀柔摇摇头,挥手让他离开。

    “我想为阿熙与阿平请爵。”待荀颢离开,荀柔立即向堂兄道。

    荀彧摇摇头,“丧亡者岂止我家子弟?天下人如何看待?君子爱人以德,不当如此。”

    荀柔抿紧唇。

    他其实明白,所有都明白。

    荀彧又道,“况且,以公达之贤,必会推拒,亦会劝伯旗推拒,何必置他于如此为难境地?”

    “可……”荀柔颓然抬起一只手盖在眼上,喃喃道,“……阿兄,我心甚愧……甚愧啊……”

    最愧之事,除了哀伤与愧疚,他竟什么也做不了。

    第255章 国事家事

    共和元年,自初春温度就异常炎热,天晴少雨,见干旱的征兆。

    庆幸去岁朝廷组织修建多处陂塘河渠,百姓艰难的踩着水车,将浊泥浑水灌入农田,在官吏驱使下不分昼夜捉杀蝗虫,苦汗滴落土地,累得直不起腰,但看见田中豆秧开出紫色、白色小花,就还有挣扎着活下去的希望。

    长安城中,随着一桩桩案了结,该杀头的杀了,该流放的流了,该清算的也都算了。

    丰饶的庄园土地,按人均二十亩的标准分配给庄园佃户,落籍为民,剩下的则被周围农户飞快租去,哪怕十分辛苦只得一分收成,勤劳的农户也毫不吝惜力气。

    朝廷征敛只要能留出一丝活路来,百姓就心满意足,虽依依不舍,还是忍痛的将儿郎送去战场。

    征兵的书吏说得清楚,如今袁氏攻打关中,朝廷兵力微薄,难以支持,若让袁氏攻破长安,到时候烧杀抢掠,家家户户都会被殃及,抵御袁氏,保护关中,就是保护自家免受灾祸。

    这些话,很容易勾起由各地逃难组成的长安新民,兵燹之灾的回忆,回望家中惶惶老弱妻女,男子们沉默的抗起荆棍,走出家门,身后眼泪湟湟望着,却不能阻拦他们的脚步。

    很快有消息,新征的壮丁并不直接站上沙场,先是吃饱了饭,在后方建造工事、运送粮草,编队成伍教导战阵。

    而前番战殁将士的抚恤,则被恤孤寺的女官们一家一家的发到手中,家中只剩老小的人家,都被妥善的安置在一处照料。

    如此一来,长安城中竟渐起颂圣之声。

    尤其在荀太尉再次入宫觐见了天子。

    觐见的谈话无人知晓,只是,在不久之后,立夏之日,天子领合浦王,并公卿百官出郊祭陵汉高祖长陵。

    天子主祭,合浦王陪祭,太尉在侧,尚书令赞谒,天子礼敬,太尉躬谦,君臣相和,在场无数人亲眼所见。

    这是一个信号,标志着长安一场政治清洗完全结束。

    天子对太尉依旧尊敬倚重,而太尉也确实没有丝毫僭越之姿,真心要做忠臣。

    如此,到端阳节日,太学在渭水畔宴会,竟咏出不少热切的文赋诗篇。

    “……崇光天道,光泽四表,扶危倾时,贤哉荀君”

    少女阿薇轻柔的声音,如流淌清溪,不急不塞,令暑气全消。

    “好了、好了,这篇不必念了。”荀柔在躺椅上连连摆手,表示实在肉麻得受不了。

    小姑娘抿唇轻轻一笑,一双翦水秋瞳明亮清澈,“阿叔,这篇文在端阳节宴会上,可被歌咏再三呢。”

    “好呀,竟敢笑话我。”荀柔冲荀昭虚虚一点,却也没生气。

    近来阿薇变得活泼许多。

    前月,堂嫂唐氏以自己文才减薄,亲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