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20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200-220(第5/30页)

 “无事。”四肢完好,荀柔爬起来,半跪着动了动手指嗯,都没断。

    荀彧把他扶起来,拍拍身上尘土,“马死了。”

    满口白沫的马,横倒地下,一名骑士摸摸马脖子,向荀彧摇摇头。

    “嗯。”荀柔将头靠在堂兄肩上。

    “歇半刻?”荀彧轻声问。

    荀柔直起身,打起精神,“不必。”

    他将鞍安放在另一匹马上因为要赶路,每人都配了三匹马以供轮换。

    上马的动作有点费劲,他使了两回力才重新骑上去,“走。”

    荀柔牵动缰绳,回拨马头方向。

    从昭余泽到长安,他用了二十天。

    高阳里前停满了车马,张着素色的帷幔,听闻有声俱回头张望,继而下车来迎。

    荀彧让典韦领着兵卒将想上来问候的众人都拦住,望着里道,叹了口气。

    里中有哭声。

    荀柔下马,穿过长长的里道,来到自己家门前。

    大门敞开,门上挂着白幡。

    出迎的荀悦,看见他,就叹了口气,“含光,节哀。”

    荀柔没有看他,而是紧紧盯着在他之后,从里面走出来的荀采。

    “父亲留给你一句话,”荀采麻衣草鞋,脸色苍白,双目却赤红,“寄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告诉他,勿悔。”

    勿悔。

    荀柔终于坚持不住,一口血溅在门前,向前倒下去。

    第204章 攻心为上

    “我意,今岁三月,出兵凉州,诸君以为如何?”

    荀柔粗麻衰衣,额头上勒了头巾,低咳数声,倚靠着凭几,语声低缓轻飘,目光清泠泠的亮。

    屋檐楹柱裹着白麻,前堂交与阿姊和大兄操持,他精神好转,虽然连日奔驰劳累,身体摊成烂泥,还是惦记着传令众人商议西征。

    归京之日,众目睽睽下那一口血再加昏厥,如今长安都议着他的孝行,想来他没守灵堂,倒也没人敢说他不孝。

    “叔父果能行否?”青年太尉面色苍白憔悴,荀攸望向越显宽阔的衣领袖口,有些担忧之色。

    “不过风寒。百日后,何疾不能痊愈。”荀柔扶住凭几,坐端正起,向眉头不展的荀攸道,“常人骑马赶路二十天,也要躺十天半月,歇过劲儿就好了。”

    去岁冬天那一场追击战,本来在意料之外,已耽误时候,今年的西征势在必行。

    袁绍、袁术野心勃勃在关东地区扩张势力,刘表、刘焉各怀野心左右观望,曹操、公孙瓒等人的雄心蠢蠢欲动,长安城中的公卿名士也心意难测。

    汉朝到今日地步,天子固然还是大义所在,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力如何还需各方对比。

    袁绍拿下河内,得一分,扰乱幽州,再得一分,相应长安朝廷,就减了两分,他就得向凉州把这两分找回来。

    这也不算难,总比他东出函谷关与袁绍死磕来得有意义。

    “只是我守孝不便,诸般准备还要君等多费心。”

    荀攸与众人拱手答诺。

    他只能劝一次,小叔父心意不改,便不能再劝。

    荀柔点点头,“此次出兵,首要取汉阳,此地胡汉杂居,倾向朝廷,取之并非难事。

    “此后便可以汉阳为据,运送粮草、军械,分兵两路,向西走陇西、武都,由荀襄为帅,张绣将军为副。”

    他顿了一顿,荀襄与张绣起身应命。

    “不必不必,咳咳,”荀柔摆摆手,接过荀攸递来的药盏,却只捧在手中,“今日只是先论计划,并非下军令还请文和为军师辅佐。另外高肃卿尚未回师,待归京之后,其本部兵马也一道由荀襄统领。”

    贾诩欠身领命,高顺却没办法了。

    南匈奴回并州,白波军又各自诏安,张辽与高顺再留在并州就没意义,一统给撤军回来,只是此时两人还在路上。

    “陇西、武都一路,一则为防备益州与汉中,见长安空虚,自陈仓道及子午道入关中,二则,占领散关附近城池,为兵马南下疏通道路。”荀柔声音低缓,意思却说得清楚。

    “故不以杀敌为主,而是要收复城池民心,兵行至处,不得扰民,要多向张将军,文和公了解西凉风土,至地,要存问风俗,尊重当地羌、氐民俗,将羌、氐之民与汉民等同而视”他低首掩唇咳了片刻,这才抬起头来,看向荀襄,“你可明白?”

    “是。”荀襄连忙点头。

    荀柔见她神色并不安稳,摇摇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之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咳

    他顿了一顿,后面原话是后来治蜀要深思,放到现在就不合适了。

    “后人治边要深思。”

    武侯祠名对,何止治蜀,这是方之四海,千年万年都不会错的道理。

    “这两句话你先记下,再慢慢体悟。”

    “是。”荀襄起身,神情肃穆的领了训。

    “你收复一地,先不必急着施为,先看当地族里、长老如何处事,如何分解民讼,再看百姓所需之急,再加思考,便有五六分准,咳咳,”荀柔忍不住絮叨,“仁爱百姓,固是,但亦当审时度势,公正严明,宽仁无度亦为害,你自己心中要有成算。”

    虽然他有意要军与政分离,但战时从权,还是要以军事摄政。

    这也是为何他选荀襄为帅。

    张绣长于兵法,却直鲁,贾诩内外兼通,但滑头,这种抚化边民的事,繁琐又吃力,要的是耐心决心。

    行军打仗、甚至内政的事,有张绣贾诩就够了,荀襄此去,是要坚持不打折扣的贯彻他的民族政策。

    不止是为收复乱地,更是要树立招牌,将这点宣扬出去,为将来全面收复凉州和益州打下基础。

    “我从汉阳往北,意取安定与北地二郡,若能顺利,便再向西进武威,请奉先为前军,志才为军师,参赞军事。”

    “太尉也太谨慎了!”吕布扬首大声道,“既拿下安定、北地二郡,何不一鼓作气西征,收复上郡、西河、朔方等地,匈奴新败,正是用兵之时呐!”

    “嗯,”荀柔被当面驳了面子,倒也不生气,依旧有气无力,不急不缓道,“奉先所言也不错,视情况而定吧,咳咳,这段时日,还请将军多研读凉州地图,向向导了解当地天气,西凉与中原不同,与并州也不同,战场之事,还要依仗将军。”

    “某自家晓得,太尉不必多言。”吕布立即开口。

    荀柔呼吸一滞……行吧,也算性情中人。

    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分配任务,让大家心里有数,有什么先做准备,如今安排说明白了,贾诩打工人心态当即告辞,荀襄也往前院,戏志才等人也各自告辞离开,只留下荀攸、荀彧和袁涣。

    “曜卿听我方才对胡之策,可有议论?”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之兵非好战,不审事则宽严皆误,后人治边要深思,此句实在发人深醒,前有仁爱,后有威严,恩威并施,仁者之道,若以此治天下,何愁天下不平,民心不安!

    “涣,唯拜服而已!”

    袁涣说着,还当真离席,对着荀柔长揖而拜。

    “起来,起来,咳咳,当不得。这话并非我所思得,是千百年来圣人之语。”考虑到如今体力,荀柔只坐着摆了摆手,“道理简单,固不得者,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