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18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180-200(第22/28页)

柔罢免、杀掉不少,临时抽调河东人手补充,现在两边都存在大量的基层公务员缺口。

    布告一经张贴,很快引得喧然。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报名不需要举荐,只要有一张名籍,新鲜的是斗升小吏还需考试。

    这又不是三公府,公府不给俸禄都有大把人想进,这可真是案牍劳形、田间荆棘里的小吏啊。

    别说还要考试,就是公车征召,大多士族都不屑为。

    布告栏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士子们踮脚伸脖子,议论纷纷,犹如千百只大鹅。

    “如此德行不足之人也能通过考试入仕?”有士子忍不住大声质问。

    位置太低,不好直说,但却可以找找漏洞表示不满。

    “旧时,也未见小人被阻于仕途外。”

    站在布告旁的青衣小吏,眉目清秀,神色沉浸,言辞却犀利。

    “以这般小吏相酬,太尉也未免太折辱贤良。”到底还是有人说出来。

    这场招考,大家默认是为长安跟随而来士子,可跟随太尉十几日,风餐露宿,荀太尉不说礼贤下士,几乎都不同他们说话,如今就给这么低的职位,还要考试竞争,简直前所未有。

    “自愿报名参考,不曾强迫参加。”

    青衣小吏荀缉脸色更黑了。

    赤日当头,不停说话,又尽是这般愚蠢问题,集合他所有讨厌的元素。

    叔祖下令,官府宣告政令,必有吏员在旁为众宣示答疑,他不喜欢说话,前几次都滑头推过,没想到居然轮到最下签,简直自己坑自己。

    “这无论身份,莫非无论男女老少,以及是否有罪,只要有名籍,都可参考?”

    人群终于有人问出有价值的问题。

    “不错。”荀缉颔首,“除非如今邢加于身,其余不论年齿男女,俱可报名。”

    “广元兄,”站在外围的一个青年士子,双臂抱剑对身旁人道,“你已是孝廉,这招考倒不合适你了。”

    “既不论身份,自然不论孝廉,”被唤的青年一笑,转身向城门,“太尉岂会不许我参考。”

    “你当真要考?”抱剑青年追上去,“当初荆州刘表征你入府你不愿,如今竟愿作这等小吏?”

    “既是考试,在下未必能中。”石韬回头微微一笑,“徐兄也不必这样说话,你方才那一问,不就是已有参考之意?”

    “年轻气盛之事不足为道,然家有老母奉养,役吏之职不得已而为啊。”青年将剑别在腰间,一脸憨厚老实,“广元兄颍川名士,与在下不同嘛。”

    “随荀太尉去过左冯翊,徐兄岂会看不出太尉用人之法。县令空缺,以异地县丞、县尉补之,县丞空缺,以他县主计补之,县尉空缺以邻县亭长补之,”石韬一言点破对方的装傻,“不为胥吏,日后想登庙堂为官,恐怕就难了。”

    “还不止,招考不论品行,但胥吏之职,辛苦奔劳,却最见性情,”徐庶方才不过与同伴开个玩笑,见对方没有丝毫动摇,情绪高涨起来,弹剑而吟,“仁义否,良善否,任勤否,与人交而能言否,见小而知大否,处位卑而持否。

    “不需几月,本相自现,明堂酬和,风物品评,哪有胥吏之职能见人本性太尉果然非凡。”

    听出同伴有讽刺的意思,石韬好脾气的笑笑,“君子和而不同,品评人物,各抒己见而已。”

    两人都在城门口报名处报了名,石韬选考胥吏,徐庶却选了学吏。

    记录的小吏将两人记于纸册,又将一支写了数字,并两人各自姓名,年龄,外貌的木牍递上,“请留好此物,五日后子时在城东兵营辕门外等候,倒时候符合木牍,方能入营考试。”

    竟在军营中考试,两人彼此交换了一眼。

    “你这文吏,好不老实,”他们身后一个报名的士子嚷起来,“我与方才那人相差不多,怎么他就是颀长矫健,身高八尺,鬓角圆滑,长目有光,短髭齐整,肤色为黑,面净无暇,沉稳有识,到我就成了高八尺,圆鬓、细眼、长粗眉、面微黑、少须、无斑痣?”

    众人忍不住将目光聚集在两人。

    徐庶挑眉站定,不惧被看,理直气壮看回去。

    不得不说,文吏描述得其实准确没问题,但一个加了文采修饰,一个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色彩区别明显。

    “有何问题?”小吏抬起头,露出一张精致明丽的脸,还是个尚未弱冠的少年。

    他面无表情看向士子,“在下眼中,二位就是如此,那位君子,气度不凡,故这样写,有何不可?”

    士子颜值被碾压,一时竟反驳不出,毕竟和这位少年小吏对比,自己真的就只能是圆鬓、细眼、粗眉、面黑而已。

    他身旁友人警醒,连忙拉他一把,忖量着少年面容,在他耳边低语一声。

    士子脸色顿时微变,很快拉扯着友人离开。

    “多谢夸奖。”徐庶回身,笑着向小吏拱手道。

    小吏飞快弯了弯唇角,此瞬间一笑,便有让人惊艳之感,然后飞快拉平,将脸板起来,“不必道谢,君子言语颇有见地,木牍之记,虽与考举无干,但凭君才能,定能考中。”

    “如此,便借君吉言了。”徐庶再次拱手道谢,与石韬一道离开。

    “熙卿,毕竟还未考试,你与那二人如此说话,是否有些不合适。”与荀仹协作的段穆低声道。

    “哪有不好,”俊美的少年神色平淡,“今日所见之人,我看就那位徐君最有见地,定能无可争议的考中。”

    “……倒也是。”段穆点点头,被他说服了——

    “哈哈哈”走远后的徐庶朗声大笑,“广元兄,你之木牍是与我这般,还是与方才那位君子一般?”

    石韬失笑摇头,“元直已猜到,就不必再说了吧。”

    “听闻荀氏之子,俱容貌特秀,如今方知,传言不虚。”徐庶笑得不停,“着实有趣,着实有趣。

    “嗯,广元兄考胥吏,不知何时才能见荀太尉,倒是在下之选,大概不需多少时日了,就不知太尉性情也如此有趣。”

    作者有话要说:

    荀仹,字熙卿,是荀攸的堂兄荀愔之子,荀愔则是荀衢之子。是个漂漂亮亮小少年。

    《魏略》:(庶)与同郡石韬相亲爱。

    写到徐庶尚且年轻,突然发现荀柔其实出生挺早的,这时候的葛亮丞相,才十二岁。

    第197章 初试学吏

    卯时,天光微觉,安邑城东军营点燃一片熊熊火把照亮。

    报名的五百余士子,分成两边在营外排着队,依次对过名帖,进入营中。

    荀柔亲自前来守着,站在几簇火把下,挥手打蚊子,望着昏懵中摇晃的人影。

    在军营考试,算是他灵机一动。

    正值秋收,上下正忙,一场考试而已,不能劳师动众,况且城中也没那么大地方。

    军营开阔平整,兵卒一半放回家务农,正好腾出地,兵卒又识得数字,有组织有纪律,服从命令好调配,考场引导和平日安排操练、清点人员也差不多。

    开了三个营寨,将草席桌案搬出来,往操场上一铺就齐活,有些破旧也不要紧。

    感谢时代,大家还比较朴实,在外风餐露宿,席地而坐都常有,孔子游天下,还饿过肚子呢,条件就这样,也没人说有辱斯文。

    真有那等讲究人,也不会来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