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160-1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160-180(第7/28页)

这几日辛苦,还是多多休息,这篇文稿就放于兄长处,不必着急。”

    战后事宜全由堂兄统筹安排,堂兄又实诚,说借二日,必然二日,说不得为了给他看文章,今天晚上就要通宵。

    “知道。”荀彧温和一笑,谢过关心,细致的将文稿叠起,放在身旁,显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只是为了回来看堂弟一眼,“还有一事。”

    “请讲。”荀柔连忙端正态度。

    “是阴氏。”

    堂兄才说了这三个字,荀柔眉头就皱紧了。

    “宛城李氏也为李傕所虏,其族人道李傕曾过新野,阴氏豪富过人,或为其族灭。”荀彧知道堂弟对阴家颇有龃龉,但毕竟曾为姻亲,中间故事,又不与外人得知,如今阴氏若果然族灭,堂弟不能不有所表示。

    “啊……”虽然深恨阴氏当年伤害姐姐,但他也没想过,阴氏全族会因乱世兵祸而灭。

    当年事后,两家便算绝交。

    后来,阴脩在黄巾之后为颍川太守,讨好颍川士族,又不想得罪十常侍,首鼠两端,还颇为自得。

    等灵帝死,何进当大将军,荀柔就私下讨了人情,正好,何进顺水把颍川当作支持的回报送给袁氏,袁氏安排孔伷当了太守,三方欢喜。

    阴脩丢官后不死心,入京求职,四处专营,还递过拜帖到他门上,结果自然是拒绝,从此之后,他就没有听说过这家的消息。

    没想到多年以后再闻,会是这样的消息。

    荀柔还记得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阴氏族中,还未见屋舍,便见宽广的田地,足足七百顷,有颍阴全县那么大,族中比屋连宇,堡坞超过颍阴县城,让他第一次见识到这个时代真正的豪强,是什么样子。

    “……我还以为,阿兄会说我昨日让阿音带去的军规军纪,认为太过苛刻呢。”

    “正当如此。”荀彧轻轻摇头,他当然知道堂弟在转移话题,不过这件事也确实重要,“凉州兵新俘,正是宣令规矩之时,只是,真要扳其旧习,绝非一日一时之功。段煨与贾诩处,我也照会过,两人均无异议,不必担心。”

    荀柔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写入军规的不得强抢百姓之类的内容,真要执行并不容易,不过,实在不行,他就只好抄袭一下历史上曹操那一出削发代首。

    肉麻是肉麻了点,但是招数好用就行。

    “含光,阴氏之事你若答应,我便遣人往新野一行,如此也不必再传信给叔父了。”荀彧含蓄提醒。

    ……也是,传消息给他爹,姐姐也得知道,还不如他就处理了。

    “……好罢,”荀柔点头,还气不平,又有点感慨,“战乱之中,人命如草,逝者已矣,往者不可追。”

    就让阴氏,消失在历史沙尘之中吧。

    荀彧微微含笑,“含光能不念旧恶,此诚君子之道。”

    “……阿兄,不要如此,我心实愧。”这是还将他当小孩哄啊。

    荀彧笑而不语。

    “对了,”荀柔想起一事,“曹孟德,可有消息?”

    说来尴尬,现在他们多了五万人,仿佛似乎大概,不太需要曹操了。

    “以行程算,”荀彧稍稍思索,“使者当已追上曹君,只是如今山东恐怕已然乱起,未知情况如何。”

    这年月,最麻烦的问题就是信息不通。

    所谓,十里之外无消息,几乎毫不夸张。

    就比如此次他们与李傕郭汜之争,若非恰巧段家族人机敏,恐怕得等到兵临城下才能发现。

    如今,他光知道山东讨董群雄定然会乱,但什么时候乱,到底乱成什么样,就一点也不知了。

    “以文若之见,山东诸侯,如今会如何?”

    “刘岱与桥瑁相仇,袁氏兄弟不合也久,王匡性狭,待下无义,后必自乱,余者各有打算,相互之间必生杀斗,然以才能、贤佐、兵粮而较,此中,唯袁氏兄弟,或可称雄一时,余者不足为论。”

    荀彧缓缓而道,显然早有思索。

    堂兄太牛逼,居然真的将历史走向推测得八九不离十……

    “那曹孟德如何?”

    “曹兄心向朝廷,与这些诸侯,岂能一概而论。”荀彧微露不悦。

    “是我失言,失言。”荀柔连忙道歉。

    荀彧没与他继续纠缠,只点点头起身理顺衣摆,“营中还有事,你在家中好生修养。”

    “辛苦兄长。”

    “职责所在。”荀彧拱手长揖一礼,取了文稿告辞。

    荀柔伏在榻上,望向窗外日渐炽烈的太阳。

    虽然有些直接,但堂兄还是能明白吧。

    会如何选择?

    他的文稿,写得有些繁冗,不够精炼,但认真读下来的聪明人,一定能看到里面埋的深坑。

    矛盾。

    即使,只在“士”之间,名望世族,学阀名门,边郡望族,以及地位更低微的寻常读书士人之家,彼此之间,最深切、最直接的欲望理想,是有矛盾的。

    彼此之间,只有争斗,没有共赢,没有任何办法,能皆大欢喜。

    而之后,再增加农、工、商,这种冲突矛盾就会变得更加激烈。

    他虽然没有写出,但他相信,以堂兄的智慧,只要看明白这一部分,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剩下的,他还不能准确表述的部分的意思。

    赢家通吃,败者失去一切,一切利益的争执,就是如此直白、残酷、简单。

    从一开始,就必须做出选择。

    然后,拥有共同利益者就是朋友,就是可以团结的对象,而另一面,利益冲突者,没有任何情谊、没有任何妥协,就是敌人。

    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知道接下来该走的路。

    堂兄必须想明白这一点,也必须在他们到达长安前,想明白这一点。

    第166章 春信如风

    春暖熏风南来,野草随风,在荒芜的田野与空旷无人的村落中,肆意的扩张领地。

    人间消息却并不随风信飘散,反而由于动乱与四起的劫匪难以交通。

    但至少有两条是已知的,朝廷西迁长安,以及,董卓确实被太傅荀柔成功刺杀了。

    讨董联盟变成了一个笑话,诸侯尴尬的面面相觑,朝廷危机似乎解除了,可是要立即往长安拜见天子,称臣入奉吗?

    心里总有些不情不愿。

    未经朝廷,私自起兵,胆敢这样做的人,多少心中都有些想法,但到这一步,眼见危机解除,朝廷西迁,又该怎么办?

    直到某天清晨,大家发现刘岱已然悄悄不见踪影,剩下的人瞬间恍然大悟,几天就走了干净,只剩下本地陈留太守张邈与盟主袁绍。

    至于袁氏另一位,先前往扬州购粮募兵,也不知得到消息没有,但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张邈为郡中春耕耽误,各县巡视去,酸枣联盟行营,于是只剩下盟主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袁绍。对着空荡荡的营寨发了几天呆,袁绍也待不下去,与手下谋士将领商议,终于急急往冀州最靠南面的魏郡去。

    虽然前任州牧“自愿”将印送给他,但各郡太守或有不服,再加上如今盗匪横行,无论如何,先要稳住基业,春耕耽误,还要主持补种,还要剿一剿山匪,能收多少粮食就得多少,不能完全荒废,否则他再家大业大,也养不起手下兵马。

    “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