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140-160(第19/29页)

 诛杀需要筹谋,是形势,只需要缓慢的稳定的前进,就能将对手逼进必死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有些微的失误,也可以补救,因为当形势达到、形成,杀死,不过只是早晚的区别。

    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行刺,却是另外一回事,看上去鲁莽而简单的刺杀,如果想要成功,反而需要无比精巧的计算和设计,不能有一丝差错和迟疑。

    好处自然是,只需要一个恰好的时机,以及人,就够了。

    董卓在被行刺过后,便十分小心,外出与在室,都有上百誓死效忠,拱卫的西凉亲兵,本人也拥有非比寻常的武力和敏锐。

    能靠近董卓的人,本就不多,而让其能不够防备的,只有自己。

    意识到只能亲自上手时,荀柔并没有感到害怕,实际上,就算不是必须亲手,他也宁愿亲自动手以确保董卓的死亡。

    他知道人体构造,放弃普通人常识的要害心脏和咽喉。

    不提此时短刃的锋利程度,心脏有肋骨,董卓的颈部那样粗,也很不容易找准血管。

    只要一击不中,董卓与他的武力值差异,会让他没有第二次机会。

    于是,只有眼睛。

    在历史上,夏侯惇被箭射中后,能活着成为独眼夏侯,实在很有运气,如果射箭的人再有力一些,穿过某个致命点,就没有啖睛的妙谈。

    有了目标,他仍然需要借助一些力量,获得一点时机,以确保万无一失。

    **不制作成火炮或者子弹时,虽然也会爆炸,但并不能致命。

    不能携带明火,只有简易烧红的火炭,甚至火炭也可能在携带途中熄灭。

    他需要的是一击毙命,确定董卓死得不能再死,绝不可能再有一丝生机。

    没有刺杀是万无一失的,但他必须万无一失,因为他没有退路。

    他必须杀了董卓。

    他成功了。

    火焰顺着殿中的帷幔与苇席垫燃烧,爬上房梁。

    荀柔回了一点力气,他动了动,想要挪开董卓,发现自己已无能为力。

    鲜血从口唇漫出,他喘了一口气,侧头看向在躲在角落里的无辜女子,“快逃吧。”

    无声的提醒。

    身上的剧痛似乎渐渐消失。

    火焰燃烧木材的噼啪声音,真是清脆。

    荀柔用仅剩的一点力气,从董卓眼睛里拔出剑,割开他的喉咙,任由鲜血沁透衣裳。

    段煨现在接到消息了吗?只需要这位多疑的将领,短暂的犹豫,董卓死去的消息,就会长翅膀一样飞出雒阳城。

    讨董联军会迅速崩解掉,然后彼此杀斗,不会东顾远在关中的天子。

    太学的书籍被王允带走一些,更多数被好好的深埋在地底。

    皇甫嵩和吕布足以守崤函,抵挡董卓残部。

    棉的种子,也被带走,将有机会在凉州生根发芽。

    他紧喘了一口气,陷入更深一层窒息。

    还有什么……还有……

    ……父亲、阿姊、公达……顺利抵达长安了吗……父亲年迈,车马劳顿,不知道会不会生病……给兄长寄去的信,不知到达没有……还有仲豫阿兄、休若阿兄……风餐露宿,会受饥寒吗……一路这么多人,安全、卫生、饮食……他该多叮嘱几句的……还有……文若……友若……文若安全了……友若机警…也没事吧…董卓死了,大家该开心了……

    还有什么吗……

    眼前一层一层黑暗,身上不知道什么地方,又开始针刺一样疼……

    荀柔望着燃烧的屋顶,就这样吧……这就是死亡吗……

    不知道,他将来能不能进刺客列传?

    毕竟董卓……也是留名青史的人物啊……

    一滴冰凉的液体,从眼角滑落鬓间。

    我自己哭过。

    也就不必,再有谁为我哭了。

    ……

    夜幕四合。

    经历了摔落战马,水边受困,误入歧途,曹操九死一生,带着伤破的手掌,骑着堂弟曹洪让给他的马,领着仅剩的数十残兵,借夜色甩脱了追兵,终于,活着、回到讨董联军的大营。

    “诸君!”他向饮酒作乐的诸侯们高声疾呼,“董卓之罪,暴于四海,我等兴兵除奸救国,远近莫不响应,以此义动也,如今义兵迟疑不进,将失天下之望!”

    “诸君听我一言,向使诸君各据要津,北临孟津,西守成皋,据敖仓,再塞轩辕关,太谷,南进武关,震三辅,纵不与战,以为疑兵,示天下形势,再一鼓作气,诛杀逆贼,则克定也!”

    浑身血污的将军,将满殿轻裘的豪杰吓了一跳,诸侯神色各异,彼此相顾,却无一人站出响应。

    “将十余万众,言称张大义天下,却逡巡不敢西进,我窃为诸君耻之!”

    曹操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中,终于全然失望,昂首扶剑,转身而去。

    “诸君北面,我自向西!”

    “呼”

    郭嘉仿佛惊吓过后,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放下酒盏,转头望向同席的荀彧,双眸神采粲然,“文若,以为如何?”

    荀文若敛眉,没有回答。

    郭嘉扬眉嘿嘿一笑,站起身,整了整衣襟,“改日一道饮酒”

    他话音未落,一个兵卒闯进来,神情恍惚

    “雒、雒阳传来消息,董卓死了!”

    满帐哗然!

    泰山崩前而面不改色的荀文若,失手打翻了酒盏。

    第154章 一夜过去

    上党郡长平亭,正是战国时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发生之地,与西凉将张济驻守的小平津关,隔黄河对峙,相距不过百里。

    三日前,数万人逶迤至此,驻扎在纵横山岭树木之间。

    张济没有派人渡河侦查,只是加强了黄河狭口的防御。

    于是中夜,便有人举着火把,在黄河岸边游荡观察,可惜夜色之中,隔岸只能看见点点营寨火光。

    “董卓迁都,大将又分守周边关隘,此时正是雒阳最空虚时。”

    “你既与孟津守将吕布有旧,不如遣人与之约盟,同攻张济,一战将之拿下,再趁董卓尚未发觉,我率骑兵冲杀,攻入雒阳!”

    说话的女声像被砂砾磨砺过,略显沙哑,内容却十足生猛火爆,几乎溅出火星。

    跟随其身后的高大中年男子,眉头紧皱,“哪有如此简单?且不提吕侯是否愿意与我联合,也不提我们如何渡河,雒阳尚有二万西凉兵卒,乃是董卓亲部,全是西凉军精锐中的精锐。”

    “你若惧怕,只联络吕布就是,我本来就只打算率本部兵马前去!”女子朗声道。

    “我绝非怯退。”波才叹了口气。

    他怎么也想不到,荀氏这样温文尔雅的士族,怎么会培养出如此暴躁的女郎。

    然而,这位暴躁的女郎,数日之前,着实从匈奴刀下救了他一命,加上荀太傅,他欠了荀家两命,于是也只能没脾气的跟随其身后。

    “随我者虽有数万,但多是并州普通百姓,老弱妇孺,不习操练,又长途跋涉,饥渴虚弱,不堪驱使。若非先前女郎相救,连我都要成为匈奴人的俘虏,又如何能与之战,至少还需安顿数日,恢复精神再作打算吧。”

    “如今时机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