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香草门庭

80-1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xw0.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80-100(第20/25页)

,“西河郡太守刑纪与并州刺史张懿俱死,这两个消息是确切的,至于其他……如今朔方、五原、云中、上郡等地都已糜烂,不通消息,其中官员或逃或死或从匈奴,都不得知了。”

    朔方、五原、云中,谁能想到,这些曾经在两汉留下无数传说,威赫北方之地,到魏朝之时,会成为历史。

    荀柔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并州地图,自此三郡向南上郡以及西河一线,正是丰饶而盛产马匹的河套平原。

    乱华的五胡,便是以此为根基壮大。

    “那事之后,我等依公子计北上并州,刑太守是好人,愿意安置流民,于是我等改名更姓,在西河郡落户安家,没想到却被须……卜骨都部落劫掠,杀了太守,”波才咬牙,“我心知抵挡不得,便向之投降,先保住兄弟们性命,不想此族随后北掠上党,又想起正好是南匈奴与你们互市之时,故而……”

    就想抢一锤子。

    荀柔点头。

    “不知公子为何会随太行山……众?”

    “哦,”荀柔眉梢轻挑,抬掌示意他看张牛角,“你还不知吧,这一位是天子亲封平难将军,主掌太行山谷事。”

    这……这……

    波才瞠目结舌。

    “另外,不知你是否听说平难中郎将褚燕?”

    波才愣愣的点头,又摇头。

    他只听说太行山匪首褚燕,没听说过平难中郎将褚燕。

    “那是你弟,”荀柔一脸看戏的笑容,“我就说,他一定比你出息吧。”

    “你就是燕说的兄长啊!”张牛角上来,“没想到你还活着,燕子一直惦记你,说想来找人。”

    “他活得好便好,”波才点点头,却并未露出多少高兴,而是目光急切望向荀柔,“既然如此,公子你们前来,可是为平并州之乱?”

    荀柔犹豫了一瞬,终于摇摇头,“我们只有五千人,且多为步卒。”

    波才呼吸一紧,使劲得一握拳,“那公子可知,并州如今当会何去何从?”

    纵使并非他之过,荀柔还是微微低头避开对方炽烈目光,心中生出愧意,“听闻你还有兄弟被须卜骨都所俘,其部俘虏的汉民多吗?”

    “有二千七百余。”波才道。

    荀柔望了他一眼,听出他显然已是其中首领人物,“我们现在要去袭营,你可愿意带路?”

    波才抬手抹了一把脸,“没问题。其族留在部落之中近有万人,不过有不少是妇孺,其勇武之士大抵三千五,都能骑射,若是正面冲突,恐怕不易。”

    “那等到天黑如何?”虽只一照面,但见识了匈奴人的战力,荀柔不敢不小心。

    波才想了想,“如此,那我先潜回营寨,联络被俘汉民作乱,半夜举火为号,公子让人冲入营中,与我等内外夹击。”

    “好。”荀柔干脆点头。

    未避免被发现,只荀柔和张牛角等数人先随波才去辨认地方,等天暗过后,再缓慢进军。

    反正相距其实也就十余里。

    “此坡过后就是营寨。”

    并州东面多为起伏丘陵,只是坡势较缓,荀柔轻轻探出头,果然看见几乎近在咫尺的匈奴帐篷。

    “我就回去了。”

    荀柔点头,“万事小心,若见事不好,提前举火,不要硬撑。”

    波才缓缓点头。

    第96章 波才定志

    篝火欲灭将灭,在寒风之中飘摇。

    晨光初萌中,须卜族营寨显现出一片隳颓之态。

    嘶鸣一夜的马匹牛羊,已没有力气,半残半倒的帐篷,隐隐有几缕灰烟被风吹起。

    黑夜掩盖的鲜血与厮杀,此时都暴露出行迹。

    满地都是倒伏的匈奴和百姓,满地都是溅洒的鲜血。

    焚烧了敌人,掩埋下亲人,劫后余生者麻木的眼神中,带着伤痕和悲伤,发出死里逃生的幸叹。

    活下来了,他们终于活下来了。

    “你有什么打算?”荀柔问波才,这个沧桑很多的青年,面容还未老去,鬓边已有白发。

    波才回首环顾着营寨废墟,“当初城破,刑太守战死,我度城中之势,不能与匈奴抗衡,故劝说朋辈同乡,与我一道投降。”

    “那是我做过最错的决定。我们虽然活下来,却活得不如牲畜每日都有人被凌虐而死,每日都有人不堪受辱而死。”

    “这段日子,我曾想过许多次,自己何至于此。后来才想起,公子其实很早就曾经说,让我不要依靠任何人。

    “在过去,我依靠老师,老师生病,便无用处,到并州,我又依于提拔我的刑太守,想过安生日子,匈奴突然而来,太守中流矢而亡,霎时城破,我又寄希望匈奴人心善,能放过我们。”

    “然而,当初老师生病,我若能领众北上,入青州幽州等地,黄巾或许便不会困守广宗,被朝廷所灭;在西河之时,太守战亡,我若能领众守城,奋起一搏,匈奴一击不中,或许就会远遁他处,众人便不会被掳。”

    波才深深呼吸,看向荀柔,目光明亮坚定,“我要回到西河郡。这些年,许多兄弟们在此落户成家,娶妻生子,我的户籍也在彼处。朝廷若是派兵来援,我便为其援助,若是不能,我们自己也要守卫家园。”

    “不想去见你弟?”荀柔微微一笑。

    “知道宗衍如今很好,我意已足。他年岁亦长,本来就要分家,他已落户在彼,我也决定安定于此,如今四处战乱不息,百姓罹难,正是我辈挺身而出之时,至于我们兄弟二人,来日方长,自有相见之期这话,还请公子替我转达。”

    荀柔点点头。

    波才再望了他一眼,双膝跪地,“公子点我迷津,救我性命,如此恩义加于我,我如今白身一人,不敢妄称报答,异日必有报于君前。”

    咚、咚、咚。

    额头触地,是沉重的三声。

    “不必如此,”荀柔叹了口气,继而微笑,“如今,我们或许可以聊一聊并州。”

    ……

    牛羊、粮食、马匹、金银,虽然各种物件也分了一些给波才作启动资金,但剩下之数,仍然称得上丰盛。

    若不是记得一月之期,荀柔都不想走了。

    果然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原谅他没见过世面。

    讲真,草原民族最好的习惯就是,全身家当真的就挂在全身。

    热爱夸耀勇武,节衣缩食都要披挂金银彰显身份,就连用具都是铜的。

    “虽然脏了点,但洗洗应该能卖出去。”荀柔把着莲瓣纹长颈铜酒壶仔细打量。

    带回去可以让爱好艺术的族兄看看,修精致点,放到京城定能卖上价钱。

    此时,满眼印着金钱光辉的荀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数日之后,在中丘县等着他的人是谁。

    “……襄儿?”

    他眼睛出问题了?为什么看到小侄女在冀州、赵国、中丘县、县衙前庭,跟赵云学木仓?

    那个姿颜雄伟的家伙,把一杆银枪舞出花来的家伙,是常山赵子龙,没错吧?

    “叔父。”银枪一收,荀襄握着枪杆,拱手一礼。

    “含光公子。”

    “子龙兄不必如此客气,”荀柔还礼,再向荀襄,“你怎么来了此处?”

    “自然是随我一道。”

    实在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m.xw0.net 请重新收藏】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向往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向往小说网|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